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保健品原料的安全如何保证?
保健品原料的质量是产品最核心的问题。面对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能源五大问题,21世纪的食物供给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以无污染为主题的绿色保健品工程为保健品的制造活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保健品原料】
传统意义上保健品加工业的概念所存在的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迎接新的挑战。“大保健品业”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保健品加工的思路,强调保健品生产最基本的环节——优质保健品原料生产的重要性,为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提出了新课题,为21世纪保健品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为了满足优质保健品原料的生产,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作出努力:1)现代农业应该走出过去只追求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的圈子,向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提高其食用营养特性的目标发展。2)现代农业要强调无公害无污染的发展模式,以防为以后的保健品制造直至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失。3)现代农业要向空间(包括丘陵、草原、水域、滩涂、沙漠及海洋)和再生资源(例如秸秆等废弃物和保健品工业下脚料)要食物,以扩大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食用生物量。4)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处理技术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色素及各种保健品添加剂等优质保健品原料提供了重要的工业化生产手段。目前,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仍是生物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任务。5)生物工艺学在保健品工业上的应用要加快其产业化进程。不过要千万注意生物技术对人体健康带来的负效应。应该做到没有充分发展,不具备可靠的安全性的技术绝不产业化。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重要,它也为保健品生物工艺学的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