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叶黄素酯对于护眼有什么作用?
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在2008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叶黄素酯是叶黄素结构中ε-紫罗酮环上的羟基与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可有效避免羟基氧化生成的醛基或酮基的衍生物。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诱变、延缓动脉硬化等生理功能,可提高在胃部混合胶束的溶解性,比类胡萝卜素自身更能阻止眼部光化学损伤。
【叶黄素酯微囊粉】
摄入叶黄素酯后血液和视网膜中叶黄素的水平升高,有效的预防老年白内障以及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色斑所导致的视力下降。叶黄素酯主要构型为全反式,具有C=C长链,两侧没有活泼的羟基。与叶黄素相比,叶黄素酯的光热降解速率常数低于同条件下的叶黄素,其半衰期长于同条件下的叶黄素,受热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叶黄素酯的降解速率比叶黄素要慢,表明叶黄素酯对光、热等外界环境的稳定性优于叶黄素。
此外,Achmad等发现羟基基团与脂肪酸发生的酯化反应生成的叶黄素酯对热处理和紫外光照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Fauziah等研究得出60 ℃温度下,叶黄素酯比叶黄素更稳定,具有较长的保质期。目前叶黄素酯作为抗氧化剂、着色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领域,提高了消费者膳食中叶黄素的摄入量。但强化添加到食品中的叶黄素酯经过现代食品加工工序和贮藏其稳定性如何?这对于叶黄素酯的实际摄入量及对人体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实验通过强化叶黄素酯于面包中,研究面包加工工序及不同贮藏条件下叶黄素酯、叶黄素及其异构体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叶黄素酯在面包工业应用和消费者食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