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在线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减糖不休,钟爱“糖醇”这份甜

    2022-11-07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自糖醇被赋予功能性标签以来,功能性糖醇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其功能研究也得到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愈加广阔。

    自糖醇被赋予功能性标签以来,功能性糖醇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其功能研究也得到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愈加广阔。例如,山梨糖醇过去主要是作为保湿剂及用于维生素的生产,目前其已在糖果行业、药片赋形剂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木糖醇由于不易引起体内葡萄糖水平的变化,其能够改善牙齿环境,因此被重点应用于口腔健康食品,比如口香糖;麦芽糖醇有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作用、增加骨量、提升骨强度的性能,被广泛作为代糖产品应用于各种食品中。

     

    低糖需求拉动糖醇上位

     

      全球化的“减糖风暴”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与大众密切相关的食品和饮料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2021)》指出,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达到276.6亿元,增速高、空间大,预计在未来的数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在健康意识的影响下,“减糖”浪潮推动各大企业争相出新。低糖饮料或许是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产品,既有新进的企业如元气森林、喜茶、茶颜悦色等,也有老牌的传统企业如百事、可口可乐等。

     

    而实际上,低糖食品的概念已经深入到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就连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月饼也加入了减糖行列,包括稻香村、知味观、陶陶居、美心等众多老字号均推出了低糖月饼。

     

      对糖醇而言,除了少量糖醇如木糖醇在特定领域已有建树之外,大多数糖醇被推崇的原因在于低糖特性;并且功能性糖醇加工性能稳定,耐酸、耐高温,在加工中不会失去其功效,能够很好的保持其原有保健功能,不需要改变原有产品生产工艺;同时,也不会对饮料的口感、风味产生不良影响,产品加工稳定性高。因此,糖醇才能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糖醇的焦虑

     

    关于糖醇,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概念,糖醇是不是“无糖”。《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中第二十四条关于糖醇和糖醇的能量系数中明确表述“糖醇是指酮基或醛基被置换成羟基的糖类衍生物的总称,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

     

    我国相关国家标准中尚未规定糖醇的能量系数,鉴于目前糖醇在部分类别食品中使用较多,为科学计算能量,建议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kJ/g,其他糖醇的能量系数为10kJ/g

     

    根据热量计算,糖醇类受到追捧也是理所应当,能使消费者在不失口感的情况下,体会到食品应有的风味。但关于糖醇类的焦虑,也伴随着热度而不断攀升。

     

    研究显示,大多数糖醇不会在胃里分解,而是直接进入肠道,并且在肠道中吸收速度要比葡萄糖慢得多,会造成肠道堆积;另一方面,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发酵糖醇产生气体,从而导致腹胀或肠鸣。

     

    《英国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糖醇类的不良反应与肠道敏感度有关,其中女性和儿童在食用糖醇后反应更加严重。在婴儿和学龄前儿童人群中,由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整,致泻发生概率高达一般成年人的6倍。

     

    部分女性在摄入一定量之后,除了前面说的腹胀、致泻,甚至会出现恶心的现象,即便是安全性更高的赤藓糖醇也容易在儿童和女性群体出现。当然,糖醇引起的不良反应都存在“阈值”,量少并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其问题主要显现在食用量和个体差异上。

     

    国内法规日趋收紧

     

      事实上,国外部分地区已经要求糖醇产品标注警示语,比如新西兰法规要求:较高耐受度人群以每 100g 食品含有 25g 以内的糖醇比较适宜;较低耐受度人群以每100g食品含有10g以内的糖醇比较适宜。

     

      20229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1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该意见曾于2021331日首次发布,本次意见是结合首次反馈意见,对部分标准内容进行修改,并再一次征求意见,其中就有关于糖醇的警示提示。

     

      意见要求,在表A.1中糖醇类的食品添加剂增加脚注:“在食品中过量添加糖醇可能引起消费者腹泻,如添加量可能造成腹泻风险,应在终产品标签中对消费者进行相应提示。”涉及的产品包括:D-甘露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液、木糖醇、乳糖醇、山梨糖醇、山梨糖醇液。

     

    综合来看,糖醇类产品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加工成本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紧跟市场潮流,将功能性充分体现,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另一方面,能够降低代糖食品的成本,让产品更接地气。与那些无法触及的“高档品”相比,糖醇类产品岂不是更加“物美价廉”。

     

    换言之,此次警示语的标注,对于糖醇而言并不算坏事,也算是对功能性的官方认证,其应用领域势必会持续扩大。

     

     

    作者简介:

    刘刘球,从事营养保健行业研究,主要方向:政策解读和技术分析研究。


    相关阅读
    多款代糖产品价格上调 相关公司回应称主要系成本上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氯蔗糖、安赛蜜等代糖产品近期正在密集上调价格。有代糖企业的三氯蔗糖产品近两周两次调价,价格从13万元/吨上涨至18万元/吨。

    2023-10-16
    想吃代糖骗自己?肠道:没门!

    你的味蕾可能无法辨别出真正的糖和代糖,但研究表明,你的肠道却有办法区别这两种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2-04-24
    无糖的骗局?代糖或许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健康

    减糖是需求,“甜蜜”同样是需求,伴随着饮食文化也社交文化的不断交融,看起与减糖背道而驰的甜味饮品,例如奶茶、可乐等确实工作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于是乎,一类特殊的饮料诞生了——无糖甜味饮料。

    2022-04-24
    代糖≠健康,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

    近年来,减糖风潮兴起,人造甜味剂因其较少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卡路里,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

    2022-04-15
    代糖≠健康,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

    近年来,减糖风潮兴起,人造甜味剂因其较少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卡路里,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

    2022-04-13
    无糖的骗局?代糖或许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健康

    减糖是需求,“甜蜜”同样是需求,伴随着饮食文化也社交文化的不断交融,看起与减糖背道而驰的甜味饮品,例如奶茶、可乐等确实工作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于是乎,一类特殊的饮料诞生了——无糖甜味饮料。

    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