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代餐,是潮流还是延续
代餐,你曾经尝试过吗?
如果你有过减肥的经历,相信你一定尝试过代餐产品,它通常是部分代替或者完全代替人们的食物,通过控制能量,增强饱腹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热量差积累,促使身体分解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比起单纯地从日常的饮食结构中减少量来控制热量,代餐更容易坚持。目前的中青年女性,绝大部分应该都尝试过代餐,不同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现在来看市场上主流的代餐产品,从配方来看,已相对科学。在购物平台搜索“代餐食品”,出现的主流产品其配方大都是营养结构合理,营养素全面。殊不知,最早期的代餐食品远没有那么规范。那么就让我们跟随时光的步伐让来盘点一下代餐的发展。
代餐的第一阶段是完全外来,最典型的是康宝莱和安利的代餐粉,采用直销的模式,给人神秘的感觉。外来的配方以目前的眼光看也算合理,加之当时的选择性不多,客服的配合监督到位,所以大多数都取得了较好的减肥效果。
第二阶段源于第一阶段外资品牌积累的效果和口碑,国内品牌开始进入代餐领域,但是这一阶段属于野蛮生长。
由于国内没有标准,入局这一行业比较简单,所以出现了很多不符合营养学要求的产品:如纯食品胶体的代餐粉,如只含一种或几种药食同源成分,以麦芽糊精或其他碳水化合物类原料作为基质,宣传中药作用的代餐食品。当然这中间也有合理的产品,也出现了除了粉体以外的产品形式,如高蛋白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营养棒。
第三阶段也为野蛮生长后的理性阶段。一方面消费者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具备了判断产品配方是否合理的基本认知。另一方面,厂家经过竞争后留存下来的企业在配方设计这部分相对正规。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瓶装粉这一全新的产品形式,冲泡后即食的,方便快捷而且由于可以加水后充分摇晃,还解决了粉体冲泡不佳的普遍现状,于是风靡全国,异常火爆。
第四阶段即目前所处的阶段,市场进一步趋于平和,很难出现像之前瓶装代餐粉这样的爆款产品。目前主要是在合理配方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物质作为补充,如添加改善皮肤的玻尿酸、胶原蛋白等,添加助睡眠的GABA。
此外,产品形式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例如真空包装加热即食的中餐,高膳食纤维和蛋白的面条,饱腹感强的冻干方便粥等,趋向于传统饮食习惯的探索。
代餐究竟是潮流还是延续
肥胖的基数根据统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而言,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从这点来看,代餐的产品类目将会长期延续。肥胖从医学上来讲是一种营养不良,故代餐从内涵上理解应该是营养的改善,而不是单纯的热量控制。
从目前的配方设计来看,虽然总体配方相对合理,但个性化不足,因为每个人的营养结构是不同的,故需要进行营养调控的方案也略有差别,未来代餐的发展如果能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前提下,方便个性化干预,将会更符合人体的需求。
作者简介:
Alice L,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食品从业十余年,曾供职于国内知名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现今从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工作。
3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正式公布
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开始更多寻求健康减重方式应对肥胖问题,保健食品逐渐崭露头角,但一些不法商家添加违禁成分让消费者达到快速瘦身的目的,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如今,在很多减肥人士发布的食谱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般都很低;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博主发布的减肥方式也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真的有助于减肥吗?不同人群每天应该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体重控制的需求,代餐食品逐渐成为饮食市场上的新风潮,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代餐减肥食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运动、只靠吃代餐食品就能减肥”的宣传击中了不少人的“软肋”。
在市场需求和资本的双重助推下,代餐品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艾媒咨询研究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代餐市场规模将达到920亿,2022年更有望增至1300亿,食品行业再现千亿风口。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