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上海:部分菜场实施限价并设置平价摊位

    2018-07-31 来源:食品伙伴网
    本周高温继续,但周中台风“云雀”来袭,天气情况或对市场供应产生影响。记者了解到,受前期高温影响,上海蔬菜批发价格普涨一成,其中“本地香菜”涨幅最为明显,市场零售单价高达30元以上。

            本周高温继续,但周中台风“云雀”来袭,天气情况或对市场供应产生影响。记者了解到,受前期高温影响,上海蔬菜批发价格普涨一成,其中“本地香菜”涨幅最为明显,市场零售单价高达30元以上。据上海市价格监测与成本调查网数据显示,受高温及台风大雨天气影响,本市蔬菜价格将继续上涨。不过,部分沪上标准化菜场已采取“限价”措施,对涨幅较为明显的蔬菜进行限价的同时,设置平价摊位保障基本供应。

      本地香菜价格翻番

      记者注意到,根据上海市价格监测与成本调查网数据,对本市16个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价格监测显示:7月中旬,本市“菜篮子”价格指数为111.6点,环比上涨1.3%,同比持平。其中,蔬菜价格小幅上涨。7月中旬,本市蔬菜价格由跌转涨,结束连续三旬下跌走势。蔬菜大类价格指数为122.6点,环比上涨7.6%,同比上涨6.4%。其中,叶菜价格指数为155.1点,环比上涨11.8%,同比上涨5.4%。其中,鸡毛菜和青菜环比涨幅居叶菜监测品种的和第二位。非叶菜价格指数为100.9点,环比上涨3.6%,同比上涨7.5%,近七成监测品种价格环比波幅小于6.0%。

      “批发市场的货源与市场流通基本平稳。蔬菜中有两个品种涨跌最为明显。的是冬瓜,批发价仅0.5元至0.6元一斤。而涨幅最为明显的是‘本地香菜’,由每斤批发价4元至5元,上涨至每斤10元以上,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之多。”浦南批发市场蔬菜部经理余仲章告诉记者。

      夏日炎炎,上海市民偏爱凉拌菜,香菜则是必不可少的点缀。正值上市的“本地香菜”产量不高,但市场热度却不减,从批发到零售价格高企。在镇宁路菜场里,香菜的零售价已经达到30元左右。“价格走高,已采取人为限价措施,平抑在30元左右。”镇宁路菜场经理林龙祥告诉记者,气温升高加之台风因素,菜价的上浮驱动力明显。“目前,市场里青菜的零售价为4至5元一斤,大白菜为3至3.5元一斤,鸡毛菜为7元一斤。菠菜则为15至16元一斤,芹菜为6至7元一斤。”

      据上海市农委披露的监测数据,“三大叶菜”中,青菜零售均价为2.92元/斤,鸡毛菜为4.28元/斤,卷心菜为2.24元/斤,均呈现上行趋势。而全市来看,以青菜为例,单价的高陵路农贸市场每公斤1.8元、折合每斤仅0.9元,单价的为南桥农贸市场每公斤11元、折合每斤5.5元,差价明显。

      限价措施已经启动

      “针对高温导致的菜价高企,市民反映菜的品质不佳等问题,已启动平价措施。”林龙祥告诉记者,如“本地香菜”近期价格高涨,已根据去年同期价格进行人为限价,保障供应价格不过高于去年同期。“菜场内每天设置1—2个平价摊位,气温高时设有2个。目前平价摊位每天供应4个品种的平价菜,青菜限价每斤1.6元,生菜每斤1.6元,冬瓜每斤0.8元,土豆每斤2元。”

      林龙祥向记者指出,平价摊位的蔬菜零售价格仅略高于批发价,且一旦发现菜品质不佳等现象,将对相关菜摊主取消“平价让利补贴”,以此来保障价格稳定和供应品质。余仲章告诉记者,目前来看,菜价较前期整体涨幅约为一成,由于客菜供应居多菜市波动明显,待到8月下旬,气温走低后价格也会随之稳中有降。

      由于夏季是蔬菜供应减少的时期,为保障“夏淡”蔬菜供应,本市浦东新区等地对“夏淡”期间种植绿叶菜任务的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行专项补贴。据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披露,目前浦东地产蔬菜占市场蔬菜供应量的三分之一。沪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台风登陆之前就提前做好预案,对市场供应和价格影响不大。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