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狗年开市玉米喜迎“开门红” 临储拍卖仍是“悬念

    2018-02-28 来源:粮油市场报
    春节长假过后,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双双迎来“开门红”行情。而从大环境和北方农户余粮水平来看,节后最大的“悬念”仍是临储玉米拍卖。

      春节长假过后,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双双迎来“开门红”行情。而从大环境和北方农户余粮水平来看,节后的“悬念”仍是临储玉米拍卖。

      2月22日是春节长假过后个工作日,玉米市场迎来“开门红”行情,黑龙江个别企业恢复玉米收购并提高收购价格,令初春的玉米市场略显暖意。

    东北深加工企业率先提价收购

      春节长假过后,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双双迎来“开门红”行情。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后出现提价收购的现象。其中,青冈龙凤涨至1690元/吨,绥化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涨至1660元/吨,肇东成福公司维持节前的1700元/吨报价。

      这或许与春节前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水平偏低、目前东北农户售粮进度同比偏快、真正卖粮高峰尚未到来有关。毕竟,目前我国北方港口玉米市场购销尚未完全从节日中复苏。

      从其他企业开工时间看,中粮肇东公司、中粮榆树公司、吉林博大、开原益海和锦州元成均于2月23日恢复收购,吉林乙醇将于24日恢复收购,松原嘉吉将于25日恢复收购。

      由此来看,农历正月初七、初八后大部分企业就恢复玉米收购,加之南方港口库存下降,北方港口对产区有货源需求,意味着节后东北玉米市场需求处于较高水平。而农户元宵节前售粮意愿相对低迷,或导致市场短期供应偏紧,对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支撑。此外,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国家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快玉米去库存进程,玉米价格大涨可能性不大。

    华北深加工企业恢复收购偏晚

      据了解,春节前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平均库存为20天左右,企业基本在正月初七恢复收购,与过去大多年份相似。相比之下,去年春节前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仅两周左右,为历史较低水平,因此去年深加工企业恢复收购玉米偏早,农历正月初三就有企业开始收购。

      截至2月22日,山东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14%水分玉米收购价为1900~1940元/吨、枣庄地区为190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为1820~1880元/吨、秦皇岛地区为1820~1840元/吨,均与节前持平。

      虽然节后华北玉米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储玉米拍卖时间及起拍底价,但临储玉米都是2015年之前生产的,其质量或将难以满足部分企业需求,尤其是饲料企业,预计节后好粮好价特征将会凸显,玉米价格难以出现较大跌幅。   

    北方港口玉米市场交易寡淡

      从南北港口玉米市场来看,春节前北方港口库存处于持续消耗阶段,节后北方港口个别贸易商恢复报价,价格也维持节前水平,到货量非常少,而大部分贸易商仍处于停收状态。目前辽宁锦州港报价主体挂牌价预计在1820~1840元/吨之间不等,鲅鱼圈港主流报价区间为1820~1850元/吨。各方主体试探性报价,贸易尚未全面恢复。南方港口玉米市场交易十分寡淡,贸易商尚未入市,且需求企业节前备有库存,目前以消耗库存为主,预计农历正月十五之后陆续恢复采购。

    临储玉米拍卖成为“悬念”

      今年1月份,各地区储备粮源竞价销售的信息层出不穷,较去年提前约两个月时间。据有关部门统计,1月份共计投放玉米29.8152万吨,成交19.6033万吨,成交率66%。

      2月份,储备粮源销售戛然而止,但春节前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下发通知,将于3月1日举办“北京市储备粮油第二次竞价交易会”,其中竞价销售玉米2.06万吨,节后储备粮源投放蓄力,再次增强了市场对临储拍卖提前的预期。

    目前市场纷纷预测,3月份临储玉米将会尝试性进行拍卖,而4月份开始大量拍卖的可能性非常大。未来拍卖时机依旧会对期现货市场构成影响,后续重点关注临储玉米拍卖何时展开。

      总的来看,按照惯例,我国北方农民(尤其是东北)真正开始销售玉米的时间应该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在缺乏明显新增供应量的情况下,现阶段粮价走强合情合理,何况在“双反”美国高粱大环境下,节后进口大麦、DDGS报价均小幅上行。但随着市场购销的陆续恢复,农户卖粮高峰、进口谷物到货、临储玉米拍卖等因素共振,仍是市场“隐患”。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