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在线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简述国际化原料异麦芽酮糖(醇)的应用及发展

    2025-03-06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异麦芽酮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还原型二糖,是一种天然糖类。但异麦芽酮糖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稀少,目前仅在甘蔗、蜂蜜中发现少量存在,无法通过天然提取的方式获取。

      异麦芽酮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还原型二糖,是一种天然糖类。但异麦芽酮糖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稀少,目前仅在甘蔗、蜂蜜中发现少量存在,无法通过天然提取的方式获取。异麦芽酮糖是蔗糖的同分异构体,在工业上通常用酶法将蔗糖转化为异麦芽酮糖。异麦芽酮糖经氢化还原后可以进一步制得异麦芽酮糖醇。

      随着功能糖市场的不断发展,异麦芽酮糖及其醇类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热门功能糖类。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异麦芽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4.1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15.7%。另外,2023年全球异麦芽酮糖醇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6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4.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19%2024-2030)。

    国家化的食品原料

      1957年,德国科学家Rudolf Weidenhagen教授从甘蔗中发现了异麦芽酮糖,为其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3年后则由Hubert Schiweck博士进一步将异麦芽酮糖开发成更为稳定的异麦芽酮糖醇。20世纪80年代,德国、美国相续研制出异麦芽酮糖醇并实现量产,尤其是日本新三井公司用酶法生产异麦芽酮糖后,迅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高速发展。

      美国FDA2005年将异麦芽酮糖认证为公认安全(GRAS)的食品原料,可在食品生产中根据需要不限量地添加。我国则于1992年批准异麦芽酮糖为食品添加剂,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又批准异麦芽酮糖扩大使用范围或用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不需要限定2024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 2024/1611号条例,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C No 2015/2283,批准异麦芽酮糖粉【异麦芽酮糖(≥75%)和海藻糖(< 13%)】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此外,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较长的应用历史。

      随着糖醇应用的不断扩张,20世纪末,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大量将异麦芽酮糖醇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异麦芽酮糖醇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入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食品添加剂性质与纯度规范》,并且被食品法典委员会作为法典(咨询)规格采用,并由WHOWHO/FAO联合委员会根据其生物学评价提供国际认证。2008年,我国原卫生部批准异麦芽酮糖醇为新资源食品。

    应用及前景展望

    1、糖醇替代品

    糖醇虽然是一种营养型代糖,但需要控制食用数量,否则易引发腹胀、腹泻等副作用。比如一次性摄入山梨糖醇15g或木糖醇30g,就可引起腹泻。而异麦芽酮糖醇人体一次食用85g也不会导致腹泻,经过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对异麦芽酮糖醇的每日摄入量不做规定,美国FDA对异麦芽酮糖醇的ADI值也不做限量。我国对于异麦芽酮糖醇的食用限量根据新食品原料规定执行,食用量≤100/天。

    2、特定消化场景

    与异麦芽酮糖醇相比,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单糖,也被称为蔗糖异构体。由于异麦芽酮糖中a-16糖苷键的存在,异麦芽酮糖不会被唾液、胃酸和胰消化,一直到小肠才被复合催化缓慢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最为关键的是,异麦芽酮糖的水解非常缓慢,消化酶水解异麦芽酮糖的速度比蔗糖慢4-5倍,是典型的低GI糖。据悉,蔗糖和葡萄糖的GI值分别为68100,而异麦芽酮糖的GI 值仅为32.8。当然,异麦芽酮糖醇的GI值更低,大约在212之间。

    如此缓慢的速度可以有效控制身体的血糖水平,降低对胰岛素的刺激,对于血糖管理非常有效,可以应用于低GI食品或者糖尿病食品的开发。由于异麦芽酮糖能够全部在体内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量,因此其可以为机体提供较长时间的能量供应,可作为运动食品的能量供应源。

    另外,异麦芽酮糖(醇)不仅不会被唾液酶等消化,而且也不会被口腔内易引起口腔问题的微生物利用,因此不会造成龋齿、牙菌斑等问题,在口香糖、儿童食品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安全可靠的益生元

    异麦芽酮糖醇独特的代谢途径使其具有益生元的功能。异麦芽酮糖醇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仅有少部分被水解为山梨醇、甘露醇和葡萄糖,其中90%的异麦芽酮糖醇在食入后会完整进入结肠,并参与肠道菌群的代谢活动。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异麦芽酮糖醇的受试者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和比例分别增加47%65%;体外研究证明,异麦芽酮糖醇能够被部分双歧杆菌利用产生高浓度的丁酸,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代谢原料,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具有益生元的功能。

    作者简介: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相关阅读
    新功能食品有哪些

    功能食品是来自于欧美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类特殊的食品,除了可以给身体带来必需的营养之外,还能对身体起到保健和调理的作用,所以对于健康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而新功能食品则是在这个基础上

    2018-11-05
    多款代糖产品价格上调 相关公司回应称主要系成本上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氯蔗糖、安赛蜜等代糖产品近期正在密集上调价格。有代糖企业的三氯蔗糖产品近两周两次调价,价格从13万元/吨上涨至18万元/吨。

    2023-10-16
    市场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功能食品成风口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健身、美丽、营养、睡眠等生活指标越来越重视,一些主打“健康”“养生”的功能性食品越发受到消费者关注。

    2023-09-18
    想吃代糖骗自己?肠道:没门!

    你的味蕾可能无法辨别出真正的糖和代糖,但研究表明,你的肠道却有办法区别这两种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2-04-24
    无糖的骗局?代糖或许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健康

    减糖是需求,“甜蜜”同样是需求,伴随着饮食文化也社交文化的不断交融,看起与减糖背道而驰的甜味饮品,例如奶茶、可乐等确实工作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于是乎,一类特殊的饮料诞生了——无糖甜味饮料。

    2022-04-24
    代糖≠健康,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

    近年来,减糖风潮兴起,人造甜味剂因其较少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卡路里,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