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过敏原的发生机制及国内标识管理规定

    2024-05-24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FA)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食物过敏原的异常反应,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个体体质、过敏原成分及作用部位有着密切联系,轻者可能出现红疹、瘙痒、咳嗽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是死亡。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FA)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食物过敏原的异常反应,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个体体质、过敏原成分及作用部位有着密切联系,轻者可能出现红疹、瘙痒、咳嗽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是死亡。

     

    据统计,食物中能够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有几百种,我们常见的海鲜、牛奶、坚果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根据文献纪录,已证实有170多种食物可能引起过敏体质人群产生不良反应,奶、蛋、鱼、甲壳类、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8种食物占患者过敏反应的90%以上。很多食物过敏的反应较为轻微,表现并不明显,但也有一部分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最新的文献报告显示,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50~120例,终生发病率为0.5%~5%,其中儿童的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1~670例。而严重过敏反应致死率为每年每100万人0.05~0.51(药物诱发)、0.03~0.31(食物诱发)和0.09~0.13(蜂毒蛰刺)。在引发严重食物过敏反应的食谱中,花生是诱发食物过敏死亡的主要元凶。研究指出,90%食物过敏引发的死亡都是由花生导致的,并且花生过敏人群的比例已由20年前的5%~10%增至现在的20%~30%,是食物中需要着重关注的过敏原成分。

     

    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

     

    食物过敏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食物蛋白质的一种异常反应,主要分为IgE介导型和非IgE介导型。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当IgE与特定食物蛋白质结合时,组胺等化学物质就会释放到体内,该类型的过敏反应发生迅速,在进食后30分钟到2小时内就可以出现症状,比如瘙痒、口唇或眼睑肿胀、吞咽不适、咳嗽喘息等,也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类型。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该类型的发生常具有隐蔽性,其症状与其他问题不易区分,比如呕吐、慢性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该症状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但发现问题往往较为困难。

     

    食物过敏虽然是特异性反应,但在食物种类体现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比如对大豆过敏者可能对豆科植物的其他成员也过敏,对牛奶过敏者往往对山羊奶也过敏,对鸡蛋过敏者可能对其他蛋类同样也过敏,其中植物的交叉反应性比动物更明显。同时,食物过敏也与遗传基因有关,父母中一方有食物过敏史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双亲均有食物过敏史,则子女患病率高达60%

     

    国际过敏原法规盘点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饮食习惯有较大差异,对特定食物的过敏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对过敏原有着不同的规定,主要的区别在于过敏原种类和标识管理上。

     

    1985年,由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建的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的八大类常见过敏原是目前各个国家参考的重要基础,即小麦、鸡蛋、花生、大豆、牛奶、坚果、甲壳类和鱼类。

     

    2020年,随着相关数据的不断完善,FAOWHO的食物过敏风险评估专家组在《RISK ASSESSMENT OF FOOD ALLERGENS》中推荐将八大过敏原中的大豆替换为芝麻,作为全球优先标识的过敏原,而大豆仅作为区域性标识清单。

     

    2021510日,该工作组已经将第一阶段过敏原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了公布,其中优先过敏原有:1、含麸质谷物(即小麦和其他小麦种、黑麦和其他黑麦种、大麦和其他荷木种及其杂交品种);2、甲壳类;3、鸡蛋;4、鱼;5、牛奶;6、花生;7、芝麻;8、特定树木坚果(杏仁、腰果、榛子、山核桃、开心果和核桃)。

     

    我国对于食品过敏原的管理稍晚一些,2009年发布的GB/T 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是参照CAC标准中列出的八类致敏食品。现行版的《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在4.4.3“致敏物质中提出推荐性要求,8类过敏原物质如下: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3、鱼类及其制品;4、蛋类及其制品;5、花生及其制品;6、大豆及其制品;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201811月,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将八大过敏原纳入强制性标识范畴,截至目前已经经过了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过敏原的标识问题是其中一个热点话题。

     

     

    当然,为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修订关于过敏原的规定,比如英国最新的变更指南就对声明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致敏原标签中要明确14种主要致敏原中的具体名称。如声明:可能含有花生而不能称为可能含有坚果;新西兰最新发布食品标签上的过敏原声明、警告和提示声明指出:食物或饮料属于或包含蜂王浆、卡瓦酒、婴儿配方产品或婴儿食品、配制的补充运动食品,必须附上警告声明;警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高度至少为 3mm,或小包装(100 平方厘米以下)上高度为 1.5 mm

     

     

    作者简介:

    慕慕,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食品工艺与配方的设计与研究,现主要从事肉制品的研发。


    相关阅读
    食品标签别玩“躲猫猫”

    近年来,消费者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在选购食品时越来越关注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然而,一些食品的标签信息却存在着位置隐蔽、字体太小、字迹模糊不清等问题,给消费者查验、辨识带来了障碍。

    2022-03-17
    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7-03
    别光馋“长安的荔枝”了,解锁荔枝的营养与功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2025-07-03
    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功效论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2025-07-03
    接骨木莓多酚类化合物的价值与多元应用研究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025-07-03
    板栗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