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在线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过敏原的发生机制及国内标识管理规定

    2024-05-24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FA)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食物过敏原的异常反应,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个体体质、过敏原成分及作用部位有着密切联系,轻者可能出现红疹、瘙痒、咳嗽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是死亡。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FA)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食物过敏原的异常反应,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个体体质、过敏原成分及作用部位有着密切联系,轻者可能出现红疹、瘙痒、咳嗽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是死亡。

     

    据统计,食物中能够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有几百种,我们常见的海鲜、牛奶、坚果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根据文献纪录,已证实有170多种食物可能引起过敏体质人群产生不良反应,奶、蛋、鱼、甲壳类、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8种食物占患者过敏反应的90%以上。很多食物过敏的反应较为轻微,表现并不明显,但也有一部分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最新的文献报告显示,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50~120例,终生发病率为0.5%~5%,其中儿童的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1~670例。而严重过敏反应致死率为每年每100万人0.05~0.51(药物诱发)、0.03~0.31(食物诱发)和0.09~0.13(蜂毒蛰刺)。在引发严重食物过敏反应的食谱中,花生是诱发食物过敏死亡的主要元凶。研究指出,90%食物过敏引发的死亡都是由花生导致的,并且花生过敏人群的比例已由20年前的5%~10%增至现在的20%~30%,是食物中需要着重关注的过敏原成分。

     

    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

     

    食物过敏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食物蛋白质的一种异常反应,主要分为IgE介导型和非IgE介导型。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当IgE与特定食物蛋白质结合时,组胺等化学物质就会释放到体内,该类型的过敏反应发生迅速,在进食后30分钟到2小时内就可以出现症状,比如瘙痒、口唇或眼睑肿胀、吞咽不适、咳嗽喘息等,也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类型。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该类型的发生常具有隐蔽性,其症状与其他问题不易区分,比如呕吐、慢性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该症状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但发现问题往往较为困难。

     

    食物过敏虽然是特异性反应,但在食物种类体现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比如对大豆过敏者可能对豆科植物的其他成员也过敏,对牛奶过敏者往往对山羊奶也过敏,对鸡蛋过敏者可能对其他蛋类同样也过敏,其中植物的交叉反应性比动物更明显。同时,食物过敏也与遗传基因有关,父母中一方有食物过敏史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双亲均有食物过敏史,则子女患病率高达60%

     

    国际过敏原法规盘点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饮食习惯有较大差异,对特定食物的过敏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对过敏原有着不同的规定,主要的区别在于过敏原种类和标识管理上。

     

    1985年,由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建的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的八大类常见过敏原是目前各个国家参考的重要基础,即小麦、鸡蛋、花生、大豆、牛奶、坚果、甲壳类和鱼类。

     

    2020年,随着相关数据的不断完善,FAOWHO的食物过敏风险评估专家组在《RISK ASSESSMENT OF FOOD ALLERGENS》中推荐将八大过敏原中的大豆替换为芝麻,作为全球优先标识的过敏原,而大豆仅作为区域性标识清单。

     

    2021510日,该工作组已经将第一阶段过敏原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了公布,其中优先过敏原有:1、含麸质谷物(即小麦和其他小麦种、黑麦和其他黑麦种、大麦和其他荷木种及其杂交品种);2、甲壳类;3、鸡蛋;4、鱼;5、牛奶;6、花生;7、芝麻;8、特定树木坚果(杏仁、腰果、榛子、山核桃、开心果和核桃)。

     

    我国对于食品过敏原的管理稍晚一些,2009年发布的GB/T 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是参照CAC标准中列出的八类致敏食品。现行版的《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在4.4.3“致敏物质中提出推荐性要求,8类过敏原物质如下: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3、鱼类及其制品;4、蛋类及其制品;5、花生及其制品;6、大豆及其制品;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201811月,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将八大过敏原纳入强制性标识范畴,截至目前已经经过了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过敏原的标识问题是其中一个热点话题。

     

     

    当然,为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修订关于过敏原的规定,比如英国最新的变更指南就对声明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致敏原标签中要明确14种主要致敏原中的具体名称。如声明:可能含有花生而不能称为可能含有坚果;新西兰最新发布食品标签上的过敏原声明、警告和提示声明指出:食物或饮料属于或包含蜂王浆、卡瓦酒、婴儿配方产品或婴儿食品、配制的补充运动食品,必须附上警告声明;警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高度至少为 3mm,或小包装(100 平方厘米以下)上高度为 1.5 mm

     

     

    作者简介:

    慕慕,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食品工艺与配方的设计与研究,现主要从事肉制品的研发。


    相关阅读
    食品标签别玩“躲猫猫”

    近年来,消费者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在选购食品时越来越关注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然而,一些食品的标签信息却存在着位置隐蔽、字体太小、字迹模糊不清等问题,给消费者查验、辨识带来了障碍。

    2022-03-17
    端午“食粽”有讲究!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年6月10日又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农历的5月初5。吃粽子是今天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每年到此时,店店卖粽如山,家家粽叶飘香。那么,大家知道食用粽子的功效、禁忌和注意事项吗?本期,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2024-06-11
    芒种时节,饮食调养防疰夏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一带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相对较少,天气闷热,物品容易发霉,故而人们又称这段时期为“霉雨”季节。而此时又正值黄梅成熟之时,故“霉雨”又称作“梅雨”。

    2024-06-11
    “小林红曲事件”为现代化保健食品管理制度敲响警钟

    3月22日,日本知名药企小林制药公司表示,部分消费者在服用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肾 脏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公司对含有相关成分的3款产品进行紧急召回。

    2024-06-11
    艾草的神奇功效:古老植物的现代化健康之旅

    艾草也称为艾,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主根明显,略粗长,侧根多,地下根状茎横卧;茎单生或少数,植株有浓烈香气;叶被有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无梗或近无梗。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2024-06-11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东威海市海鲜在沪“出圈”

    2024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日前在上海举办,由威海市海洋发展局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承办的威海海鲜都市巡展活动·上海站同期举行。来自75个国家及地区的5000余家参展商参展,为国内外采购商提供来自深海的馈赠。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