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政策法规 >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发布

    2023-09-01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及配套文件公告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及配套文件公告,规范保健功能声称管理,落实企业保健功能声称和研发评价主体责任,促进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纳入《目录》的24种保健功能声称,均为历史曾批准、社会共识程度高、国际上有类似功能声称的保健功能声称。《目录》配套文件主要包括《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以及《保健食品人群试食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
     

    市场监管总局遵照“科学合理、有效衔接、平稳过渡、规范调整”的原则,分别于2019年3月、2020年11月、2022年1月三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目录》及配套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目录》将原来的27种保健功能调整为24种,删除了“改善生长发育”“促进泌乳”“改善皮肤油分”等3种共识程度不高、健康需求不明晰的保健功能,将功能评价方法由强制方法调整为推荐方法,落实企业研发评价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科研优势。
     

    自《目录》及配套文件发布之日起5年内,已注册备案的非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需按照《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和《目录》的规定予以规范。为确保平稳有序实施,总局特殊食品司会同食品审评中心及时制订配套解读,对新旧功能学评价方法的实质性异同逐一比对论证,在配套解读中明确了保健功能名称的衔接和功能学评价方法的衔接措施,为规范不同历史时期批准的保健功能提供技术依据。同时,设立5年过渡期,对于暂未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允许企业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申请将相应保健功能纳入保健功能目录,落实企业功能声称和研发评价的主体责任,实现保健功能目录的科学动态管理。


    相关阅读
    滋补品和保健品有哪些区别?

    现在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是特比好,因此也就想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食物,或者说保健品,对自己身体有着一定的保养。

    2019-01-25
    广州本土保健品企业2017年业绩飘红

    国内保健品企业重返春天?近日,碧生源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公司扭亏为盈。西王食品、汤臣倍健、金威达等几大本土保健品企业在2017年也纷纷交出了好成绩。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企业业绩飘红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为顺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及时做出了战略调整。

    2018-03-21
    警惕保健品乱象向农村渗透

    在一些乡村了解到,“免费体验”、“健康讲座”、神医神药等行为,已经在乡镇蔓延开来,不少村民上当受骗,老人则是主要的受害群体,而管理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2018-01-26
    正本清源——治理保健品行业乱象还需监管发力

    保健品市场乱象已经存在多年,近年来我国经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多达9900种,地方各级部门批准的各种“食字号”“健字号”等相关产品达5万种之多。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医疗保健品行业

    2018-02-11
    保健品市场如何?

    根据中国保健品网统计在2015十大保健品品牌排行中位居第一位的是美国安利公司的安利纽崔莱,并且目前在老年人心中我国保健品品牌与国外保健品品牌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2018-04-02
    常州:一瓶“保健酒”卖3.5万!购买保健品应认准“蓝帽子”标志

    春节临近,不少爱喝酒的人为了强身健体,往往会买一些保健酒。近日,金坛的王先生就花3.5万元买了一瓶保健酒,事后觉得价钱昂贵,又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