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三大因素成为我国薯业深加工的“绊脚石”
我国马铃薯深加工产品丰富,有薯条薯片、淀粉全粉以及粉条粉皮和名目繁多的主食化产品,但从经济影响力来论,起薯业加工决定影响作用的主要是薯条,其次是淀粉、薯片等。所以,本文就着重以“薯条”为例做探讨分析。
近五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一直处于低潮期,无论种植业还是加工业均利润式微,都难以企及玉米、水稻等谷物类作物的项背。
仔细研判发现,目前主要有“三大因素”正在制约我国薯业深加工的发展。
消费市场低迷
薯条是以马铃薯为原料,切成条状后油炸而成的食品。薯条作为最常见的快餐食品之一,其流行于世界各地。薯条产业链上游涉及马铃薯种植、食用油、冷冻及其他加工设备等,薯条下游产业涉及快餐行业、食品加工企业以及居民消费者等。所以,“薯条”是马铃薯上下游产业中庞大产业链的枢纽或核心。
据共研网统计分析,2021年中国薯条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42.5万吨和44.7万吨,预计2022年中国薯条产量和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9.3万吨和50万吨。其中,冷冻薯条终端市场规模385.77亿元,占比达98.61%;休闲包装薯条终端市场规模5.45亿元,占比仅为1.39%。
众所周知,三年疫情深刻影响了餐饮消费市场。据中国烹饪协会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多个一、二线城市餐饮堂食乃至外卖经常阶段性停摆,品牌餐饮企业由于在一、二线城市开店较多,收入降幅更大。同时,在疫情冲击下,连锁餐饮业不仅要承担大量人力成本、防疫成本,还要承担保供任务,压力很大,致使很多连锁餐饮企业倒在了疫情阴影下。
毋庸置疑的是餐饮业的停摆,让冷冻薯条终端市场几近腰斩,且休闲市场一时难以弥补冷冻市场的空缺。
民族品牌缺乏
一直以来,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冷冻薯条和脱水薯片方面,受限于马铃薯品质低、加工能力不足等原因,中国的速冻薯条产量非常低。我国马铃薯加工约占鲜薯总产量的15%,包括淀粉、脱水马铃薯、薯片和速冻薯条、全粉等产品。
目前,世界上前三位的薯条加工商占比为:加拿大麦肯31%、美国蓝威22%、美国辛普劳12%,全球其他工厂占35%,中国企业占比不足1%。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22-2027年中国速冻薯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从马铃薯加工的产品结构看,中国马铃薯加工约占总产量的15%,而美国超过60%的新鲜马铃薯用于加工。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产品相对比较单一,而欧、美、日等国家直接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各类食品有300多种,制成淀粉、各种类型的变性淀粉及淀粉深加工产品更是多达上千种。
且目前国内的大型薯条加工企业主要是加拿大麦肯、美国辛普劳、美国蓝威、荷兰法姆福瑞等国际巨头的直营分公司或合资企业,民族品牌企业少之又少,而全球四强马铃薯加工企业之一的Aviko在中国也主要生产马铃薯全粉,其销售的冷冻薯条是从欧洲进口的。
据统计,现在我国冷冻薯条生产线不到10条,由于对冷冻薯条的需求增加,中国的马铃薯加工业正在内蒙古建设新的产能,新生产线的增加将显著提高产能。预计到2022年末,全球冷冻马铃薯市场收入将达到60.1095亿美元,众多西方国家的冷冻薯条市场日趋饱和,而中国凭借多种有利因素,冷冻薯条的消费市场正不断增长。
另外,中国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只有14kg,是世界平均水平28kg的一半,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74kg的1/5。有14亿人口的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薯条人均消费量的提高,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薯条的需要量也会不断增加,这些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薯条的消费量。
所以,庞大的消费市场给中国的薯条加工产业以广阔的市场,民族品牌的发展、崛起正逢其时。
农户利益难保
在欧美等国,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是利益共同体,甚至农场主就是加工企业的股东,他们真正实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国内,农户和加工企业之间却是相爱相杀,市场行情好了,农户拼命提价,迫使加工企业之间打价格战,行情落了,加工企业又拼命压低收购价格,恨不得“不劳而获”。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不能利益共享,作为弱势方的种植户其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再回头看蓝威、百事、辛普劳等公司,在中国市场都是建立了自己的加工薯专用基地。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种植专用加工品种。国内用于马铃薯薯条加工的专用品种是从美国引种的“夏波蒂”,加拿大品种,中熟,生育天数100天左右,薯形长椭圆,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极浅且突出,结薯较晚,结薯集中,薯块大,干物质含量19%~21%,还原糖含量较低,特别适于油炸加工,是马铃薯薯条加工的理想品种;第二,专业基地。以量定产,百事和辛普劳90%以上的原料都来自自己的专业种植基地。其基地种植、管理的机械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都是现代农场的典范。
顺便说一句,我国马铃薯现代化、农场化种植的优等生都是从辛普劳、百事“毕业”的,例如格瑞得集团的李冬虎董事长、久恩公司的王久恩董事长,他们现在是我国马铃薯种植业的领航者、领导者。
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要摆脱制约发展的“绊脚石” ,薯条加工的民族品牌要崛起,就务必要借鉴欧美产业发展的先进模式,一是培育优秀的加工专用品种;二是建设自己的专业基地,或者与种植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疫情结束,中国的冷冻薯条消费将以井喷式的速度增长,薯条经济自然而然日益丰盛,持续的城市化和越来越多的快餐店(冷冻薯条的主要渠道)将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参考资料:共研网、财报网
作者简介:
土豆记者,马铃薯产业的观察者、报道者。已出版《薯界风云人物》、《薯光·印象格瑞得》、《薯界风云·马铃薯淀粉产业激荡发展三十年》等作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