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如何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银川印发《实施意见》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银川发展葡萄酒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银川加快推进葡萄酒三产融合,擦亮“紫色名片”。日前,银川市人民政府印发《银川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从多方面为银川葡萄酒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发展机遇指明方向。
酒水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自2018年以来我国以葡萄酒为代表的酒类消费呈现出低迷态势,但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对低酒精度、趋向健康营养的酒类需求持续增长,葡萄酒或许并非没有市场。反而是面向消费升级的整体发展趋势,诸如银川等地应当更好地用好资源禀赋,打造高质量的葡萄酒产品和品牌化的葡萄酒产业,抢占有前景的市场空间。
为加快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银川市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推进银川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银川市人民政府印发《银川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围绕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扶持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附则等五个部分,十六项主要内容,对银川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实施意见》提出,银川市力争到2025年,全市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含宁夏农垦),年葡萄酒产量达到10万吨(1.3亿瓶),酒庄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葡萄酒综合产值50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龙头酒庄(企业)、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酒庄(企业)、2000万元以上的品牌酒庄(企业)20家以上,市场龙头品牌酒庄(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葡萄酒+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展,产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明显增强等发展目标。
在产业如何发展部分,《实施意见》指出统筹推进“一带、两区、三镇、四群”空间布局,着力打造国道110为轴线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带;调整种植结构用地,提高酿酒葡萄连片种植和规模生产,突出葡萄酒产业主导地位;构建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葡萄酒产业完整的科研、生产、安全控制平台;鼓励酒庄(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葡萄酒质量追溯平台及设备设施,实现葡萄酒“一瓶一码”全链条追溯和产业数字化监管;建设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绿色、智能、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等一系列发展意见。
尤为于一提的是,当下各个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已经不仅仅是在资源、技术方面,人才作为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实施方案》也指出,要着力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种植师、酿酒师、品酒师和产业工人培养、培训。支持酒庄(企业)引进外国专家、国内外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团队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培训、研发及成果示范推广等内容。
随着三季报的相继披露,国产葡萄酒企业业绩再次遇冷。2024年前三季度,除威龙股份外,张裕葡萄酒、ST通葡、中信尼雅、墓高股份等葡萄酒上市企业业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红葡萄酒中的水果香气和香味主要有两个来源:酿酒葡萄本身自带的果味和发酵过程所带来的果味。不同的葡萄品种特性不同,酿成的葡萄酒所蕴含的果味也各具特色。
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多种非食用着色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两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