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新国标让中国白酒更“好喝”
白酒新国标自去年颁布以来,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跟风炒作者通过对新国标片面、夸大的解读来博取关注,“90%的白酒将消失”这一言论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引发了“配制酒能不能喝”的消费疑问。
此次新国标中增加了两个新名词:一是配制酒,即以发酵酒、蒸馏酒、食用酒精等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和/或再加工制成的饮料酒;二是调香白酒,即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是白酒3种工艺中的两种,新国标实施后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依然存在,只是严格规定了不得使用非粮谷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因此,“90%的白酒将消失”是对新国标的错误解读和对白酒市场产能结构的错误推论。
从大多数消费者的饮用体验而言,被新国标划入“配制酒”行列的调香白酒,其主流品牌在风味、口感,以及饮后舒适度都有较好的反馈。新国标的出台,旨在大力推动中国酒业标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新时期中国酿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在颁布新国标的同时,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检验检测方法标准也同步出台。在更为科学严谨的检测方式方法面前,白酒品类被清晰界定,消费信息更为对称,此前行业内存在的不实宣传、模糊与混淆概念、以次充好的乱象将被进一步肃清。
可以预见,新国标实施之后,白酒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众多技术水平较低、品牌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的中小酒厂将被工艺技术领先、品牌信誉强、差异化显著的名优酒企进一步取代。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世界蒸馏酒中别具一格。我国白酒行业从改革初期的蓬勃发展,到“黄金十年”的昂扬向上和5年调整后的重新出发,不但从规模到效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诞生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一批国内中流砥柱企业。
无论是3月31日的封藏大典,还是之前的经销商大会,“品牌复兴”被泸州老窖屡屡提及。在泸州老窖再次强调欲“重回行业前三”之后,其“品牌复兴”的动作也已提速。在泸州老窖的动作背后,是国内多家知名酒企正在升级品牌。业内,欲借文化IP推动升级的白酒企业,远不止泸州老窖一家,水井坊等酒企也纷纷加码品牌塑造。
国内白酒市场强劲复苏的同时,白酒行业两极分化也在加剧。日前,贵州茅台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约为264.1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97亿元左右,同比大约增长58%。
白酒如何解酒这个问题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拥有更全面的保障,用理智的思维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而酒精所带来的影响比较恶劣,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好的方式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保障。
虽然说近年来,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购买各种名贵的红酒,在晚上睡觉之前,或者是聚会的时候都会喝一些红酒。但是,白酒作为中国比较传统的一种酒,还是深受很多人喜欢的。大家在购买白酒的时候,尤其是喝到嘴里的时候,都非常想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白酒是怎么酿造的。故而,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要和大家说的就是白酒的酿造方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