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各大食品饮料企业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实现迈向新消费的转型之路。
3D打印技术
3D打印相信大家都会知道,但3D打印食品有多少人尝试过呢?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测,到2025年,全球食品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4.25亿美元。同时,2018至2025年间,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高达54.75%。
3D打印食物不仅可以实现原材料打印不同形态和设计,还能够通过对不同食物的“分区”,打印出完成度更高的食物,例如披萨、饺子等等。
虽然相较于传统的食品制造业,3D打印食物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但3D打印技术并不能为食品本身的口感和味道加分,反而会有一定程度的折扣,未来3D打印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虚拟饮食--元宇宙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各大品牌利用元宇宙进行营销,炒作NFT食品饮料的风气兴起。
奈雪的茶官方微博打出了“奶茶界进军元宇宙”的tag;百威推出NFT啤酒概念;必胜客在加拿大推出了一款披萨形状的NFT;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也推出了NFT纪念品;蜜雪冰城注册“蜜雪元宇宙”“雪王元宇宙”等商标......
随着消费方式的变化,传统消费场景的购买力虽然依旧在线,但开拓新的消费场景也是食品饮料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食品饮料产品NFT化则为其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来促进购买。
量身定制--个性化
针对不断变化的个人需求,为个人量身打造的高度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吸引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融入工作和社会生活的个性化、有营养的产品会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这为制造商创造了机会,以专门的、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个性化营养在某种程度上是饮料行业的一项革命性技术。例如根据消费者的DNA和基因图谱,实时为他们提供特定的营养建议。DNA数据可以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遗传、生活方式等。此外,DNA数据还可以监测大脑功能,情绪调节功能。食品饮料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帮助消费者通过饮食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为个人需求量身定制的产品,以技术和科学的突破为驱动,势必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3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正式公布
通常来说,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将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或者光敏树脂等以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但是,利用3D打印来“打印”出各种糕点、巧克力等食品的事,你有听说过吗?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