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枸杞的全球化表现

    2020-03-13 来源:食品加工在线 作者:ZMY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全球约有80多种,我国的品种有宁夏枸杞及变种黄果枸杞、中国枸杞及变种北方枸杞、截萼枸杞、新疆枸杞及变种红枝枸杞、黑果枸杞、柱筒枸杞、云南枸杞等,主要分布于宁夏、青海、新疆、甘肃、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生长环境较为宽泛,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等都可种植。

      "保温杯里泡枸杞"既是一句调侃的俗语,也是枸杞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真实写照。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全球约有80多种,我国的品种有宁夏枸杞及变种黄果枸杞、中国枸杞及变种北方枸杞、截萼枸杞、新疆枸杞及变种红枝枸杞、黑果枸杞、柱筒枸杞、云南枸杞等,主要分布于宁夏、青海、新疆、甘肃、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生长环境较为宽泛,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等都可种植。

      我国是枸杞的主要产区,也是枸杞文化的发源地。关于枸杞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枸杞的印记。枸杞自古以来也被认为是补身佳品,《神农本草经》载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食疗本草》记栽:"枸杞坚筋耐老,祛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老。"《名医别录》记载:"枸杞下胸肋气,客热头痈,补内伤大劳,噱吸强阴,利大小便。"《药性论》记载:"枸杞补精气,诸不足,易顔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本草纲目》记载:"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可见,枸杞的养生文化也历经了几千年的积淀。

      现代的枸杞文化也更关注其养生价值,枸杞多糖则是衡量质量的关键。枸杞在国内的分布较为杂乱,品种、价格、质量等差异较大。比如中宁1号的多糖含量高,品质和价格都较高,主要作为药材。而中宁5号和7号的果型较大、色泽佳、卖相好,但多糖含量略少,药用价值要稍逊一筹,但综合品质并不差。

      枸杞的价值

      中医认为,枸杞性平、味甘,功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主治目眩昏暗、肾虚腰疼等症。现代分析指出,枸杞不仅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还含有枸杞多糖、甜菜碱、甾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免疫等功能,是我国的传统药食两用物质。

      1、枸杞多糖

      枸杞干果中的多糖含量约为3%-5%,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等中性糖、蛋白质和半乳糖醛酸组成。研究指出,枸杞多糖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能增加T细胞活性,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能降低血糖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有利于Ⅱ型糖尿病的恢复;能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伤害,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维生素C相当。

      2、枸杞色素

      枸杞色素是由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及多酚、黄酮类有色物质组成。枸杞色素本质上是一种营养素,也可作为添加剂使用,用于着色、抗氧化,也可作为抵抗自由基的功能性成分。

      3、甜菜碱

      甜菜碱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及微生物体内的季铵型水溶性生物碱,枸杞中的含量约为1%-2.5%。甜菜碱在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护机体酶,抗盐,影响无机离子分布的作用,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甲基工体,参与氨基酸和脂肪代谢,有促生长、增强免疫的作用。

      枸杞中的有益成分还有很多,功能也不止于此,比如在防治寄生虫病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欧洲医药化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枸杞中含有一种7-酮-半环戊菊酯的化合物,其能够消灭引起血吸虫病和片形吸虫病的寄生虫,防止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枸杞的全球化

      我国虽然是枸杞的主产区,但枸杞已成为全球化的物品,贸易非常频繁。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枸杞进口数量为5.79吨,进口数量同比下降88.14%,而出口数量为11963.82吨,出口数量同比下降5.35%。在价格方面,2018年我国枸杞进口均价为6.00美元/千克,进口均价同比增长21.17%,出口均价为7.67美元/千克,出口均价同比下降4.6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枸杞产量丰富,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枸杞风靡的关键。

      国内外表现迥异

      枸杞在国内的认知度较高,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饮料等领域,消费者用于泡水、泡酒等就更为常见。在枸杞巨大的消费场景下,有些商家也经常推波助澜,但整体消费量始终"波澜不惊"。相较于国内的"冷静",国外市场对枸杞的热衷程度却非比寻常,在这两年"植物"热的催生下,枸杞的表现更为抢眼。在北美地区2018年主流渠道的销售品类中,枸杞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较2017年增长了637%。消费者对原材料的喜爱也非常高,但普通消费者对枸杞的喜爱主要源于其较高的"颜值",在居家生活中常用于制作甜点、食品装饰,有些养生价值的热衷者还用于制作饮料等,在国外的表现似乎有"超级食品"的趋势。

      国内规范亟待加强

      我国的枸杞资源丰富,但整体性欠缺,质量的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出口质量,对我国枸杞的国际地位造成影响。欧盟作为我国枸杞的最大出口地区始终对枸杞的质量进行严密监控,2018欧盟委员会发布2018/941号法规,其中对我国产枸杞中阿米曲拉加强官方监控,检查频率为10%,2019年7月,WTO网站发布第G/SPS/N/EU/328号通报:《关于管理某些来自第三国的货物进入欧盟市场临时增加官方控制和紧急措施》,其中针对我国枸杞及相关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官方监控。这说明我国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欠缺,也影响了我国枸杞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枸杞的规范种植有待继续强化。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