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热点资讯 > 科学应对非洲猪瘟 补齐生物安全短板

    2019-04-11 来源:21食品商务网
    “非洲猪瘟是迄今唯一的虫媒DNA病毒,基因组十分庞大,超过一半的功能目前未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介绍说,非洲猪瘟由来已久,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该病毒还具有怕热、怕强酸等特点。他呼吁,防疫非洲猪瘟,需要生猪养殖户主动担责,一起行动起来阻断病毒传播。

      面对非洲猪瘟,消费者或许感受不深,但规模猪场养殖者和相关食品企业却深受影响。在非洲猪瘟还将持续一段时期的背景下,生猪养殖行业未来该如何应对?在近日于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2019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上,国内外4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围绕“问诊非洲猪瘟防疫,把脉行业发展方向”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非洲猪瘟可防可控

      “非洲猪瘟是迄今的虫媒DNA病毒,基因组十分庞大,超过一半的功能目前未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介绍说,非洲猪瘟由来已久,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该病毒还具有怕热、怕强酸等特点。他呼吁,防疫非洲猪瘟,需要生猪养殖户主动担责,一起行动起来阻断病毒传播。

      去年8月以来,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份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危害重大,被称为生猪养殖产业“头号杀手”。但非洲猪瘟可防可控,并不可怕。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加上我们通常是将猪肉煮熟后再食用,加热到100摄氏度1分钟就能杀死非洲猪瘟病毒,对食品安全不构成威胁。所以对于猪肉,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动物疫病防控要做到关口前移

      应对非洲猪瘟,既要紧抓眼下,也要着眼长远,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非洲猪瘟的疫苗和对症药物,切断感染病毒途径,做好生物安全是防控最有效的措施。

      国际上已证实至少有9个钝缘蜱品种可以感染并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同时,国际上发生非洲猪瘟的大部分地区,都已发现有作为该病毒生物媒介的软蜱分布。

      “动物疫病防控要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做到关口前移。同时,中小型猪场应迅速树立疾病监测意识,非洲猪瘟暴发时期更需要重视检测监测,加强预警,构筑完整生物安全防控绿盾。”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梅林教授说。

      我国是世界上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非洲猪瘟防控意义重大。陈焕春表示,只有全封闭、全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猪场,生物安全才有保障。他认为,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如能借助这一时机,推进我国大部分猪场智能化,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管理、预防、控制,督促多种形式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到位,也可谓是一件益事。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总畜牧师彭英林也这样认为。他说:“凡是遭受非洲猪瘟疫情的猪场,均在生物安全方面存在漏洞,措施不到位,猪场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在非洲猪瘟的威胁下,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更显重要。“反过来也是一种激励,危机驱动。”彭英林说,非洲猪瘟事件中暴露出很多行业弊病。该事件或将促使整个行业提档升级,驱动养猪户、企业家自觉走向科学养殖,让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湖北省养猪协会秘书长栾志峰认为,当前,应对非洲猪瘟,等疫苗是来不及的,必须着手补齐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短板。生存大于一切,发展才有未来。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