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环保包装新势力:菌丝体是下一个风口吗?
捷克公司 Myco 于日前推出了一款“100% 无塑”的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用于替代传统的聚苯乙烯泡沫。这款材料以蘑菇菌丝体与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兼具环保与实用性。据介绍,该材料是一种复合物,由真菌的菌丝网络与锯末、大 麻碎屑、废纸等有机废料混合制成。菌丝体会在这些松散材料中生长,将其结构加固,从而形成坚固而有弹性的整体。
不仅如此,Myco 表示该材料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行降解,不会产生任何微塑料,碳足迹极低。此外,材料的强度与柔韧性表现良好,可完全替代泡沫聚苯乙烯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而公司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已实现规模化,能够在性能与成本上媲美传统聚苯乙烯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包括连续的原料处理与干燥线,以及高效的模具成型系统。
虽然近年来以菌丝体为基础的包装材料迅速走红环保领域,但你是否好奇,这类材料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本文带你深入了解其生产流程。
从废料中“长”出包装材料
Myco 所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主要包括锯末、木屑、大 麻纤维和废纸等农业及木材行业的副产品。通过就地取材不仅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还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这些副产品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不仅起到填充作用,也为菌丝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而菌丝体本身则是一种天然的自生长“粘合剂”,能够在常温条件下生长穿透整个有机基质,极大降低了生产能耗。
最终形成的材料是一种“坚固而轻盈”的纤维网络,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抗震性,而且可以在使用后进行生物降解和堆肥处理,环保特性显著。
最初Myco 采用的是批量生产方式,需要对基质进行数小时的蒸汽灭菌。但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耗能,也限制了整体产能和生产效率。后来公司研发出连续式灭菌生产线,将灭菌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数分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能源消耗。该过程完全不使用有害化学品,灭菌依赖的是热处理工艺。
与此同时Myco 还开发了自动化菌丝接种系统,取代传统人工操作。自动接种不仅可避免污染和菌丝生长不均的问题,还能提升精准度和一致性。数据显示,这一技术将菌丝成熟时间缩短了最多 50%。
环保效益显著,碳排放为“负”
据报道,这一生产工艺带来了可观的环保效益。材料中的生物碳固化,使其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公斤材料可吸收约 1.35公斤二氧化碳,使碳排放为负值。相比之下传统聚苯乙烯的生产则会排放约3.68公斤二氧化碳,对比鲜明。
Myco 计划将这一“无塑”包装材料实现工业化量产来积极响应欧盟等地区正在推进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等可持续发展政策。其首批产品已成功打入德国市场。
菌丝体包装的未来可期
除了 Myco,其他机构也在探索菌丝体包装的可能性。今年3月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将菌丝体、蘑菇孢子和咖啡渣结合,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缓冲填充材料。其密度接近纸板或木炭,但具备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和可堆肥性。
从可再生原料到负碳排工艺,菌丝体包装正成为塑料替代品中的明星选手,这也预示着环保包装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References:
https://packagingeurope.com/news/how-does-mushroom-based-packaging-actually-work/13069.article
https://packagingeurope.com/news/myco-develops-mushroom-based-biodegradable-alternative-to-polystyrene/12816.article
作者简介:
Seattle,美国食品工程硕士,Certified Food Scientist, 海外食品行业从业6年,曾供职于美国知名婴幼儿食品企业,现今从事食品包装研发工作。
美国天然产品博览会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有机及健康产品展会之一,每年分为东,西部两届。因为受疫情影响,时隔两年,天然产品西部博览会才终于在2022年三月于美国加州顺利举行,此次展会吸引了近六万名业内人士参加。除了多种多样的新产品,展会上也不乏众多优秀产品包装的展示。
食品包装,首先给消费带来的是视觉与心理上的第一感受——味觉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很多食品自身的色彩并非美观动人,但若通过各种手法加以表现,能够使造型和色彩更加完善,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黑豆,虽其貌不扬,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功效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肾益精、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食材。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