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在线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植物原料热度不减,药食同源目录持续扩容

    2024-12-30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具有天然、环保、自然等先天属性的植物原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且随着取、分离、纯化等技术手段等不断进步,植物原料以其丰富的活性成分而迅速覆盖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各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具有天然、环保、自然等先天属性的植物原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且随着取、分离、纯化等技术手段等不断进步,植物原料以其丰富的活性成分而迅速覆盖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各个领域。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相关统计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4亿元)。另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植物提取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10%之间。

     

    食药理念不断深化

     

    食品和药品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20096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普通食品进行了规范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200112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定义为:药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 性药品、血清、疫 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从定义上来看,食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有效且可量化的。而食品虽然没有直接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是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当然,能作为普通食品的首要条件是安全性,不会因为多食而造成机体损伤,对于这类可“食”可“药”的物质被称之为药食同源物质。实际上,在很早之前的人们就已经懂得了“食即是药”的理念。

     

    我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针对药材能否直接食用将中草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级:”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黄帝内经太素》更是对药食同源物质进行了更为直白的表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药食同源目录持续扩容

     

    药食同源理念来源于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健康资源,是提升人们健康指数的重要方向之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为药食同源等物质提供了发展方向。2021年国家卫健委出台《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为药食同源物质提供重要的应用依据。

     

    药食同源物质的评定是有相关规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指出,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的物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传统上作为食品食用的习惯;(二)已经列入《中国药典》;(三)安全性评估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四)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002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于药食同源物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在清单中的物质才可作为药食同源物质进行使用。当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且文化深厚,药食同源物质清单不能反映真正的资源应用情况,地方上对于清单往往会有相应的管理规定,比如地方特色食品等。

     

    随着药食同源理念的持续深化,以及食品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药食同源目录也在持续扩容中。2014新增包括人参 、山银花、芫荽在内的15种中药材,2018年新增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等9种中药材,加上最初的86种,目前药食同源清单已经多达110多种。2024423日,药食同源清单又迎来好消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向各省健康单位定向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的函件,征求将地黄、麦冬、化橘红和天冬这四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地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功能与主治】: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地黄在河南省、甘肃省、山东省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腌制咸菜、泡茶、泡酒、入菜、煲汤、炖肉等;

     

    麦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麦冬在我国四川省、广东省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泡茶、煮粥、煲汤等;

     

    化橘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化橘红在广东省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泡茶、煲汤、炖肉、入菜、传统方式制作糖果、蜜饯果脯、果汁和糕点等;

     

    天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功能与主治】: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天冬在四川省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蒸食(鲜品)、煲汤、酿酒、茶饮、煮粥、制作蜜饯等。

     

     

    作者简介: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相关阅读
    药食同源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思想即是食物保健思想的反映,包含着中医药学中的食疗、养生保健和药膳等内容。

    2021-12-08
    药食同源原料市场盘点:哪些正在走红?哪些是潜力股?

    药食同源物质和新资源食品名单中的各类原料,尽管不能声称功能,但自带健康属性并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成为功能性食品配料表中的常客。

    2021-11-18
    有助于改善睡眠的常见药食同源类原料

    根据相关规定,酸枣仁、大枣、百合、栀子、茯苓、佛手等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药品,即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研究表明,上述中药均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2021-09-25
    “药食同源”在助眠、美颜、护眼、增免等方向的产品应用

    近年来,随着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原料被列入食药物质的大类。

    2021-08-13
    鱼油DHA:促进大脑与心脏健康的营养选择

    鱼油DHA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如鲑鱼、鲭鱼和鳕鱼等。DHA在大脑、眼睛及心脏等重要器官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尤其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显著的益处。

    2025-04-29
    叶黄素酯:保护眼睛健康的天然营养成分

    叶黄素酯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它对眼睛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叶黄素酯在植物中通常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酯化形式,比纯叶黄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在保健品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改善视力和防护眼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