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规范猪肉产业给屠宰设备等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猪肉是中国人日常饮食比较常见的肉类来源。中国人喜欢购买新鲜的猪肉,近年来,通过电商渠道,包装好的冷鲜肉产品也逐渐增多。猪肉产业的市场变化,与我国规范生猪屠宰密不可分,同时也给屠宰设备等相关机械加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基本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其消费量远高于其他动物产品。2021年-2022年国内人均猪肉消费量连续提升,猪肉在国内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并呈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国内肉类消费以鲜肉为主。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现代零售商、餐饮、电商渠道的拓展和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鲜肉逐渐成为消费主流。
我国猪肉的消费量很高,品质也在逐渐提升,这与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规范化、机械化,集中屠宰,保障生猪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密不可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稳定在30%以上的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占比47.3%、同比大幅提升,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可以看出生猪屠宰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计划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序压减落后产能,促进屠宰产能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到2025年全国畜禽屠宰布局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2024年1月1日,《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施行,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断出清,促使屠宰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升级。前不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年底,本市生猪屠宰企业全部达到《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全面实施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屠宰GMP)为抓手,按照畜禽屠宰“六化”要求,持续开展畜禽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鼓励和支持现有屠宰厂(场)新建、改扩建高标准屠宰车间,提升标准化屠宰生产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到2027年,全区畜禽屠宰企业发展到550家,其中,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40家。鼓励发展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一体化经营。新建、迁建、改扩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年实际屠宰产能不低于15万头以上,并配备冷链贮藏和配送体系。重点发展年出栏生猪15万头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厂(场)。
在政策推动下,国内猪肉产业链将加快向“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方向发展。长期来看,屠宰设备、肉制品加工设备、冷藏保鲜设备以及保鲜包装都将有一定的市场机遇。
连日来,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现货市场一片“复苏”气息。随着市场信心的提振,生猪概念股和生猪期货开始全面上涨。19日早盘,A股养殖板块走强,下午有所回调。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涨超3%。
3月中旬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下跌到12元/千克以下,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年内猪价前低后高,下半年有望开启新一轮猪周期,机构人士建议逢低布局。
昨天,一则关于#中国一年吃掉7亿头猪#的消息登上热搜。据悉,随着自主研发的国产猪芯片实现量产,种猪育种的质量、数量水平将得到双双提升,猪肉供给将得到更好地保障。
随着近期猪肉腌制、储存需求逐渐提升,以及肉制品收储工作正常开展后,生猪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市场逐步回暖之下还有一大变化在于伴随着生猪屠宰走向标准化,加快引入自动化屠宰分割流水线提升产能也是大势所趋。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