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猴头菇食药同源 深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3-06-28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猴头菇,又称猴菇,是我国食用菌领域的重要菌类物种,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由来已久,70年代末在浙江常山县开始规模化栽培,目前全国多地都有栽培,是被消费者广为熟知的食用菌。

    猴头菇,又称猴菇,是我国食用菌领域的重要菌类物种,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由来已久,70年代末在浙江常山县开始规模化栽培,目前全国多地都有栽培,是被消费者广为熟知的食用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猴头菇产业也逐渐走精深加工道路。

     

      猴头菇在中国既是食用珍品,又是重要的药用菌。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与熊掌、燕窝、鱼翅并称四大名菜,营养价值非常高,其富含多肽、多糖、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故有山珍猴头美称。《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委会编著,199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记录,猴头菌别名猴菇、猬菌、刺猬菌、小刺猴头、猴头菇。传统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等。也正因为看到猴头菇的价值,近年来,猴头菇精深加工项目不断增多,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
     

      常山猴头菇与常山胡柚、常山油茶并称为“常山三宝”。1979年,浙江衢州市常山县微生物厂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成功培育猴头菇,而后又选育出“常山猴头99号菌株”,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单产量,自此形成商品化生产,开启常山的猴头菇致富路。近来年,常山县大力实施猴头菇产业提升发展计划,相继出台《常山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的通知》等政策助力猴头菇发展。2023年1月19日,常山县新乡贤同心共富基金成立后第一个投资建设的“共富菇园”项目正式启动。“共富菇园”园区占地约35亩,共有种菇大棚32个、出菇层架380余个,配备观光大棚、烘干房、冷库等,预计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种植40万袋,实现村集体创收2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30万元。
     

      常山豪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新乡贤毛荣介绍,他的猴头菇种植基地建有微电脑控制菌棒和电热循环烘干生产线2条。去年以来,基地年种植猴头菇20余万棒,灵芝菌塅60余万斤,年产值58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13人就业,年增收50余万元。公司有3条猴头菇深加工生产线,一部分猴头菇走鲜品市场,另一部进行烘干分类、精深加工。除了销售鲜菇,毛荣良还研发了猴头菇多糖固体饮料﹙营养食品﹚、鲜菇软罐头、猴头菇速成汤料包、猴头菇饺子、猴头菇年糕等猴头菇全产业链深加工产品。
     

      黑龙江省海林市,被称为“中国猴头菇之乡”。为实现猴头菇精深加工破题,2015年,海林市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猴头菇原浆暨饮品加工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年加工鲜猴头菇400吨,可生产猴头菇原浆300吨,猴头菇饮料1000吨,可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实现纯利润500万元,实现税金200万元。项目二期开发猴头菇口服液、猴头菇多糖、猴头菇干片及胶囊和面膜等产品。据悉,海林市猴头菇产业从业农户突破10000户,全市有超千万袋生产规模的猴头菇专业村3个、猴头菇标准化示范园区6个,猴头菇年产值实现4.54亿元。
     

      海林市海林镇模范村种植猴头菇已有超过20年历史。近年来,村里陆续建成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猴头菇产业从散户种植向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社如今不仅实现了猴头菇的冷储鲜销,并且具备深加工能力,如猴头菇酱、猴头菇挂面、猴头菇饮品等。在模范村的带动下,海林镇形成了集食用菌开发生产、互联网冷藏运输销售、猴头菇烘干与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支柱产业,同时辐射海林市21个村屯,连成猴头菇产业带。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需求增长,健康养生的猴头菇产品颇具市场潜力。猴头菇人工种植后产量大幅提升,无论是鲜食还是深加工都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关阅读
    板栗深加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燕山深处,秋意渐浓。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万亩栗园里,百年老树枝头挂满饱满的果实。板栗以前论斤卖,现在加工成精品仁,价格翻了几番。从深山野果到"金疙瘩",从初级售卖到精深加工,板栗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是我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11-07
    秋季水果深加工撑起 “甜蜜产业” 一片天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南方的柚子挂满枝头,金黄饱满;北方的秋月梨脆嫩多汁,香气四溢。然而,时令水果集中上市的“甜蜜烦恼”也曾困扰着果农——鲜果保鲜期短、运输损耗大、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不少优质水果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如今,随着秋季水果深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柚子、秋月梨等水果突破“鲜食”单一路径,化身果脯、果汁、果酒、保健品等多元产品,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更让“金秋硕果”成为带动乡村振兴、激活“甜蜜经济”的新动能。

    2025-11-07
    秋月梨深加工:从“一季鲜”到“全年俏”的价值蜕变

    金秋时节,走进山东莱阳的果园,沉甸甸的秋月梨挂满枝头,果皮金黄、果香浓郁。作为秋季“明星水果”,秋月梨以果肉细腻、汁水丰沛、含糖量高的特质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与诸多时令水果一样,秋月梨也面临着“甜蜜的烦恼”——常温下20天左右的保鲜期、15%以上的远距离运输损耗率,加上集中上市期的价格波动,让果农常陷入“丰产不增收”的困境。如今,随着秋月梨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升级,这颗“黄金梨”突破了“鲜食”的单一局限,化身梨膏、梨脆、梨汁、梨膳食纤维等多元产品,不仅实现了“一季收获、全年销售”,更带动了产业链延伸与农户增收,完成了从“鲜果”到“高值产品”的华丽蜕变。

    2025-11-07
    柑橘深加工:科技赋能下的价值升级路

    10月15日,“科技赋能・产业致富——中国柑橘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在“中国柑橘之乡”湖北宜都如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专家、食品机械研发人员、柑橘种植及加工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这场研讨会不仅为柑橘产业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将目光聚焦到柑橘深加工领域,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激活产业新动能指明了方向,让科技赋能柑橘深加工成为行业共识。

    2025-11-07
    金秋柿子丰收季 深加工让 “娇气” 果实成富民产业

    金秋时节,我国多地迎来柿子丰收旺季。在福建永定,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橙红果实,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如何让“易烂难存”的柿子变成“长效增收”的金果,深加工成为破局关键。

    2025-11-07
    猴头菇:珍贵食药用菌的营养价值与健康功效

    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因其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作为传统中药材和养生食材,猴头菇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使用历史。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