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让国产优质乳滋润人民美好生活
由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中优乳奶业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承办的“奶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4月22日在天津举办。论坛主题为“优质乳工程助力健康中国”,旨在让国人喝上鲜活好奶,增强人民身体健康。农业农村部原部长、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进行书面致辞,农业农村部原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天津市副市长谢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等多位专家、众多乳企代表参加会议。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始终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优质奶产自本土奶’为理念,持续实施国家优质乳工程,就是通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引领民族奶业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王加启指出。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由农业农村部指导,成立于2016年,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认定名单,并被标识为标杆联盟。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为依托,联合全国25个科研单位、64家企业、26个质检机构等115家奶业全产业链优势单位,协同开展优质乳工程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标准制定和竞争力提升,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和重大进展。在2021年和2023年,国家优质乳工程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国民营养计划》重点工作。截至2022年,共发布优质乳标准33项,形成了“优质原奶—绿色工艺—品质评价”优质乳工程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体系,目前已经有25个省、市、自治区的70家乳制品企业实施优质乳工程,生产的优质巴氏杀菌乳中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含量从2017年的10.4毫克/升,提高到2022年的41.18毫克/升。
优质巴氏杀菌乳产量从2016年占全国巴氏杀菌乳总量的不足1%,到2022年达到97%。优质乳工程从根本上提升了示范企业对进口奶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示范企业参加优质乳现场科普的消费者达260.9万人(次),线上访问交流人数达到4.6亿人(次),消费者喜饮鲜活乳品已经成为时尚,优质乳工程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推动力量,“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理念已经成为奶业振兴的共识、引领奶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奶业正在从依靠变换花色品种和过度广告、包装的同质化竞争向提升内在品质转变。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郑楠指出,2023年,国家批准对优质乳工程实施认证和标志管理,这是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进展。通过实施优质乳工程认证和标志管理,做到消费者喝好奶、加工者重品质、养殖者产好奶的有机衔接,把奶业产业链一直相互割离的养殖、加工和消费利益关系,构建为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奶业发展中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重大难题,闯出了推动奶业利益各方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要想生产真正的优质乳品,就必须有优质奶源。论坛上发布了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优质乳成果,并向其颁发了国家批准对优质乳工程实施认证和标志管理后的首张“中优乳”认证证书。该公司从2022年9月开始,实施全产业链技术协同优质乳工程,制定了分等分级、专车专用、优质优价的奶源管理制度,使牧场奶源品质达到特优级生乳水平。达到特优级品质的生乳,每千克收购价提高5分钱,一个千头的成母牛牧场,每年能够增收53万元,由此形成了牧场不再为卖奶操心、乳企为了生产优质乳主动寻找优质奶源的局面。通过认证的乳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可以使用国家优质乳标志,使消费者心明眼亮、放心消费,从品质上提振了大众对国产奶的消费信心,更加愿意选择鲜活的国产奶。提振消费信心、加工优质乳品、建设优质奶源——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共同体推动了国产奶业行稳致远、健康发展。
以获得优质乳工程认证的海河巴氏奶为例,其包装上印有“中优乳”专用标志,产品营养成分表除标示通用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钙及非脂乳固体指标外,还标示了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活性营养因子指标。海河乳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邹旸介绍,海河乳品聚焦“新鲜战略”、挖掘核心优势、创造高品质生活,优质巴氏乳活性营养因子等指标要求高,赋予消费者新的营养健康价值。“优质乳工程倒逼乳企实施高标准全产业链质量体系。”邹旸表示,海河国有牧场全部坐落在天津近郊,牛奶从挤出起两小时内抵达工厂,在24小时内完成生产加工和送奶入户全部环节,全程冷链保证了乳品鲜活。
天津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守朋表示,海河乳品是天津的亮丽名片。天津食品集团全力支持海河乳品实施国家优质乳工程,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打造智造赋能、科技赋能、产业链赋能、资本赋能的现代化智慧工厂,使海河鲜活优质乳飘香千家万户。
据介绍,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将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提升优质乳工程产品品质,扩展优质乳工程产品品类,尤其是要突破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评价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推动民族奶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优质乳滋润广大人民美好生活。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奶业联盟日前(28日)正式成立,该联盟将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应对行业面临的长期挑战。
2022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奶类产量达到220万吨。面对政策机遇,河南奶业如何“破圈”?
我国奶业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一是面对消费升级、健康化的市场需求,品质升级势在必行;二是在资源不足的约束下,需要不断推动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节本增效;三是加速融入全球奶业,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新形势下,我国奶业如何构筑行业发展新业态?日前,在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有限公司组织的有关会议上,来自业内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