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即食鲜切果蔬制作团标发布
5月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团体标准《即食鲜切果蔬制作服务规范(食品经营者)》(以下简称《规范》),主要规定了即食鲜切果蔬的定义、原料采购与验收要求,以及切分制作、贮存和配送服务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卫生等相关技术要求。这是国内首个适用于超市、餐饮、便利店、水果专卖店、果切专卖店、互联网消费平台商户等食品经营者在经营现场切分、制作、配送即食鲜切果蔬产品的标准。《规范》由饿了么、百果园、永旺、上海天祥等单位共同编著。
据饿了么平台统计,截至3月底,果切商户数量达3.5万家,同比增长约150%,加上超市现场制售、果蔬专卖店现场制作等方式,在经营现场制作即食鲜切果蔬产品已成为重要方式。因此,《规范》引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 31654-2021)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即食鲜切果蔬加工卫生规范》(GB 31652-2021)的相关规定,提出在经营现场切分果蔬应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做好切分区域清洁和卫生、果蔬原料的清洗消毒等,确保切分过程的食品安全。
同时,《规范》明确要求即食鲜切果蔬产品不得添加具有着色和防腐等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应在冷藏陈列柜中展售或即时售卖,冷藏环境温度不得超过8℃;外包装应标注标签信息,标签上应注明分切日期、时间和保质期等;冷藏条件下保质期不超过当日等。
随着夏日来临,色彩丰富、品种多样的即食鲜切果蔬迎来消费高峰。据悉,下一步,CCFA将支持适用企业根据《规范》要求,组织门店、果切商户等开展标准宣贯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即食鲜切果蔬产品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
即食鲜切果蔬可以满足营养、便捷的新消费需求,但这一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也对市场监管和食品生产流通的环境、操作规范有着更高的要求。近日,《即食鲜切果蔬制作服务规范(食品经营者)(报批稿)》团体标准对外公示,或将对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商品二维码》(GB/T 33993)等国家标准的实施,为食品数字标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随着消费者“控糖”意识的不断提升,用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低糖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对于甜味剂安全性的质疑也层出不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