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桑叶食药同源价值高 超微粉碎技术提升食品化利用率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与之密切相关的大健康产业近年来被视为“风口”,在政策支持、资本倾轧等驱动下,健康饮食、健康医疗、生态旅游等各个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仅以食品行业来看,瞄准市场动向,大力发展食药同源产业成为时下一大趋势。今天让我们共同聚焦药食同源原料桑叶如何在超微粉碎工艺打磨下,于食品工业中发挥其价值。
近日,饮料品牌元气森林推出一款新品——无糖桑叶茶。站在市场角度而言,尽管低糖低脂低卡概念近两年炒得十分火热,但随着消费者逐步回归理性,饮料行业急需另辟蹊径寻找新爆点,所以“桑叶”的出新值得关注。据悉,该饮品中每500ml含有7.5g桑叶,不添加咖啡因、含钠量低,主要面向有减脂需求的消费群体。但是,桑叶其实除了常用于养蚕,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算常见,那么它到底有哪些优势值得被推崇为新概念呢?
实际上,桑树种植后有桑叶、桑果、桑枝、桑根等众多产物,除了桑果贴合人们的食用习惯,可用来制成桑果汁、桑果酱、桑果酒或是提取桑子油外,桑叶在传统药典记载中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功效,在现代研究中则被认为富含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从而成为一种有着较高药食同源价值的原料。随着近年来大健康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桑叶除了在医学领域应用外,食品行业也着重挖掘桑叶深加工价值,通过推出桑叶粉、桑叶提取物、桑叶茶等产品,提升其资源利用率。
而就目前桑叶食品化的发展方向来看,一大关键还在于桑叶粉的制备,毕竟桑叶提取物、桑叶茶等大多都要以桑叶粉为原料获得。桑叶粉,即是桑科植物干燥叶子经研磨后得到的产物,这一加工环节虽然看着简单,但据研究发现桑叶粉研磨细度同其功能性成为溶出比例成反比,粉末细度越小,黄酮、总酚等主要功能性成分溶出量会相应增多,这就凸显了研磨环节的重要性。得益于近年来随着超微粉碎工艺在食品工艺中应用,桑叶食品化开发与应用展现活力。
据了解,当下超微粉碎设备主要由旋风分离器、脉冲除尘箱、引风机、控制柜等组成,物料经过高速撞击、剪切、摩擦等,可以粉碎至纳米级别,这就将食品颗粒的粉碎程度从过去的45μm提升至5~25μm,甚至是更低水平。对于桑叶研磨,现下已有机械企业推出专门的桑叶超微粉碎机,通过调整分级叶轮的旋转速度即可实现桑叶粉成品细度的改变,且加工时的温度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这就有效确保了桑叶转粉过程中一些营养成分不会被过多损耗,连续式的高效粉碎将助推桑叶食品化道路加快发展。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备受瞩目,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驱动桑叶成分等一系列食药同源食材概念走红,不少食品企业也纷纷加快产品创新抢占风口。在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背景下,食品行业仍需注重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升级,夯实创新基础。
重量选别机是一种用于自动检测和分拣产品重量的高效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包装行业。重量选别机能够快速识别重量偏差的产品,并通过剔除或分流装置将不合格品排出,确保生产产品符合标准规格。随着生产自动化需求的提升,重量选别机在现代工业生产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属异物检测机是一种专用于检测产品中金属杂质的高精度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包装行业。金属异物检测机能够有效识别铁、铜、不锈钢等金属颗粒,防止金属异物混入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造成威胁。随着食品安全标准日益严格,金属异物检测机已成为现代生产线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设备。
红甜菜汁粉是一种以新鲜红甜菜为原料,经榨汁、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植物粉末。红甜菜汁粉保留了红甜菜中的天然色素、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活性物质,具有鲜艳的紫红色和独特的甜香气。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品原料,红甜菜汁粉不仅色泽诱人,更在营养保健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
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广泛存在于发酵乳制品、酸奶以及奶酪等食品中。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能够耐受酸性和胆汁环境,因此能顺利通过胃部进入肠道,在肠道中定殖并发挥生理活性。干酪乳杆菌通过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是维护人体肠道健康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植物乳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益生菌,常见于发酵食品如泡菜、酸奶、酵母面包及植物性发酵饮品中。作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植物乳杆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在酸性、盐分较高的条件下存活,因此在食品工业与肠道健康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植物乳杆菌通过代谢糖类产生乳酸,不仅能改善食品风味,还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保障食品安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