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功能咖啡成为咖啡市场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健康、环保、功能性成为新时代下食品行业的增长关键词。各领域都在追求更加健康的产品,咖啡也不会例外。
目前的咖啡市场上,功能性咖啡产品还未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不可否认,功能性咖啡是咖啡品类前进的新方向。创新的功能咖啡将会为咖啡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成为其新的增长点。
咖啡的功能性符合当下的消费潮流,最新研究显示,许多消费者想要在享受咖啡提神效果的同时,获取更多健康功效,例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能量消耗,帮助放松身心,摄入抗氧化元素等等。而企业要想抢占更多的市场,必须加入创新元素。
健康功能+咖啡
根据英敏特《美国咖啡市场报告》显示,美国即饮咖啡的饮用者希望可选产品含有抗氧化剂(47%),促进大脑健康(40%),有抗炎作用(35%),或者添加有益生菌。这些有健康益处的咖啡产品对很多美国消费者产生了吸引力。
咖啡+益生菌+蛋白质
JoeFroyo公司推出的即饮冷萃功能咖啡Espr Esso产品中加入了6种活性益生菌、15g优质蛋白质。
达能旗下的咖啡子品牌STOK曾推出了宣称蛋白质的功能性咖啡系列。
Sunniva Super公司推出了超级咖啡饮品Super Coffee,额外添加了10g无乳糖牛奶蛋白和有机椰油,其中,无乳糖牛奶蛋白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而椰油则供应能量。
咖啡+维生素
AlphaMind咖啡含有能增肌的B族维生素、维持电解质平衡的钾、调节神经功能的钠,以及促进红细胞生成的铁。
咖啡+胶原
美国Be Well营养有限公司旗下的蛋白饮料品牌Iconic Protein,就将蛋白与咖啡饮品进行混搭。Iconic Collagen Coffee即饮饮料在咖啡基础上加入了10g胶原蛋白。
咖啡+腰果成分
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So Good公司于2016年推出Coffee So Good即饮冷萃咖啡,这款咖啡的奶精取自腰果树的果实原浆。其创始人Rita Katona表示,Coffee So Good的风味咖啡具有调节情绪等多种功能性益处。她指出:“腰果乳富含蛋白质、铁和镁。镁在减轻压力和抗焦虑方面有极大的功效,此外它还能促进多巴胺分泌。”
咖啡+CBD
加利福尼亚最大的垂直整合大麻公司Caliva推出一款不含糖的冷萃咖啡系列,有黑咖啡、墨西哥巧克力和香草三种口味。三款均含有有机冷萃咖啡、大麻油和椰子油,每8盎司就含有10毫克CBD和100毫克咖啡因。而CBD具有抗癫痫、改善睡眠、抗焦虑、改善抑郁、消炎止痛、祛痘抗衰等很多医疗价值。
咖啡+适应原
美国初创品牌taika即饮咖啡采用专利技术降低了产品中的咖啡因含量,每罐咖啡仅含130mg咖啡因;并额外添加了辅助“健康”的适应原成分+功能性蘑菇,主打“咖啡+适应原的完美校准混合物”。
咖啡+西兰花成分
Brassica公司在其咖啡和茶饮品中添加了西兰花中的天然营养素萝卜硫苷(glucoraphanin)。一些动物实验表明,西兰花苗提取物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且能增强解毒调节基因的表达。
咖啡+MCT
作为功能性咖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品牌Kitu Super coffee,其浓缩咖啡系列产品添加MCT、含10克蛋白质和200毫克咖啡因,富含L-茶氨酸、可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
植物基品牌Koia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推出了一系列RTD咖啡饮料,由植物蛋白(从糙米、豌豆和鹰嘴豆的混合物中提取)、MCT油和椰奶制成,,有助于增强大脑认知能力,提高注意力并提供更持久的能量。
随着消费者对功能咖啡消费需求的日益提高,企业需要加入创新元素才能在同质化的产品环境中脱颖而出。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创新的功能性咖啡进入市场。
母乳是婴儿最 理想的天然食品,它 contains 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在母乳的众多成分中,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一类独特而重要的碳水化合物,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HMOs 不仅对婴幼儿的健康有着深远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正逐渐成为食品领域的新兴明星成分。
在美食的世界里,焙烤食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从酥脆的饼干到柔软的面包,从香甜的蛋糕到精致的点心,每一口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味的追求。然而,焙烤食品的保鲜期往往较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变质、变味,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青汁主要是指以天然绿色植物所榨成的呈现绿色的饮品,近年来随着功能市场的逐渐崛起,青汁这种具有健康属性的天然产品很快在市场站稳脚跟。1983年,一家叫 kyusai的日本公司将青汁设计为粉状的膳食补充剂,这种便携的剂型让青汁的快速流通成为可能。从原材料来说,青汁并不特指哪些植物,但最基础的配比中一定少不了麦苗。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