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反浪费要素驱动,临期食品走上正轨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商超多了临期食品专区,可以用"骨折"的价格买到心仪的食品,对于很多"务实"的消费者而言,临期食品着实是个宝。当然,也有很多消费者抱有抵触心态,顾虑也很多,比如食品安全问题、面子问题、风味问题等,进而导致市场上有很多临期食品不能有效周转,最终面临被浪费的局面,这也是造成食物浪费的渠道之一。
临期食品的安全性
临期食品的界定是相对于保质期而言,即临近保质期但食品质量有保障的一类食品。基于消费者权利的保障,2012年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要求规定,经营者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各行政区域有不同的规定。以北京市发布的"食品保质期临界"6级标准为例: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标注保质期6个月至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
《T/CNFIA 001-2017 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指出,保质期的确定程序包括确定方案、设计试验方法、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确定保质期和保质期验证六个步骤,具体方案可以采用实验法、文献法、参照法确定,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确认方法。可以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或加速破坏性试验进行计算确认。而在实际生产验证中,通常还会进行专门的临期及过保试验,以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的安全性。这也意味着,符合储存条件的临期食品是安全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产品受意外情况的影响而出现保质期内变质的情况。
倡导节约刻不容缓
临期食品对每个人都不陌生,但影响却非常小,倘若将其用数字来量化,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思。早在2016年,中国台湾地区就官方调查了15家大型商超的临期食品状况,结果显示,包装食品类每年产生约1万6904吨、生鲜蔬果类每年约4341吨、生鲜禽畜水产品类每年约7164吨、即食餐食类每年约1644吨,估算每年共约产生3万多吨。
联合国农粮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400亿美元。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全球粮价指数已经接连上涨了12个月,《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同时指出,2020年至少有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在粮食危机日益凸显的当下,临期食品的浪费问题就显得更加"扎心"。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其中第十二条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第十六条规定,制定和修改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当将防止食品浪费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防止浪费。食品保质期应当科学合理设置,显著标注,容易辨识;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捐赠食品。有关组织根据需要,及时接收、分发食品。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食品捐赠活动。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搭建平台,为食品捐赠等提供服务。食品捐赠行为虽然未指定是否为临期,但捐赠临期食品确实是一个双赢的行为。
临期食品流通规范成型
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食品在保质期剩余20%-50%期间,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被称之为"临期效应"。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于临期食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如何高效处理临期食品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21年4月,由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和浙江义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出的《预包装临期食品流通规范》团体标准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和浙江省标准化协会联合立项,以此规范临期食品的流通,提升资源利用率。6月18日,《预包装临期食品流通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得以发布,不久即将实施。临期食品流通指南针对当下存在的管理及流通问题进行了统一规范:一是统一了临期食品的期限界定标准,具体范围见下图;二是倡导追溯体系建立,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三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优化定价及销售模式,不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而消费者满意度的提升又会促进临期食品的"消化",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是辅助《反食品浪费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
关键词:《反食品浪费法》 临期食品 保质期
近年来,临期食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很多超市设立了临期食品专区,不少地区也涌现出临期食品折扣店品牌,这些折扣店品牌正纷纷进行全国扩张或是区域市场的深耕。
近年来,临期食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很多超市设立了临期食品专区,不少地区也涌现出临期食品折扣店品牌,这些折扣店品牌正纷纷进行全国扩张或是区域市场的深耕。
日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发展及案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行业加速发展,市场规模达318亿元。
鱼油DHA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如鲑鱼、鲭鱼和鳕鱼等。DHA在大脑、眼睛及心脏等重要器官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尤其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显著的益处。
叶黄素酯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它对眼睛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叶黄素酯在植物中通常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酯化形式,比纯叶黄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在保健品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改善视力和防护眼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