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野菜荆芥的功能及开发前景

    2020-07-13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作者:刘刘球
    荆芥是一年生唇形科植物,多生长在向阳湿润的丘陵、山坡、灌丛中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荆芥是一年生唇形科植物,多生长在向阳湿润的丘陵、山坡、灌丛中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荆芥虽然分布广泛,但其定位却截然不同,在有些地区被当做野菜食用,在有些地区被当做应季蔬菜,还有一些地区则将其当做草药种植。其实,荆芥的不同定位古已有之,宋朝时期的药学巨著《本草图经》有载:"叶似落藜而细,初生香辛可噉,人取作生菜。古方稀用,近世医家为要药,并取实成穗者,曝干入药。"由此可见,荆芥的用处十分广泛。

           名字与草药

           荆芥又称假苏、香荆芥等,是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其名称的来源也与中药息息相关。荆芥在我国的存在历史久远,早在汉代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荆芥的记载:"假苏,味性温。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解聚气,下淤血,除湿痹,一名鼠蓂,生川泽,列为中品。" 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曰:"假苏,一名荆芥"。至此,荆芥的名称流传至今。

           作为一种草药,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及疮疡初起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荆芥具有理血、镇静、镇痛、抗炎、止血、抑制心肌收缩、祛痰平喘、抗氧化等作用,临床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及产后血晕。

           荆芥的配伍较为随和,有几个典型的传统配伍方剂:

           《摄生众妙方》记载有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赤苓、川芎、甘草,治疗疮疡寒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荆芥汤:荆芥、桔梗、甘草,治疗风热,咽喉肿痛;

           《医宗金鉴》载有消风散:荆芥、防风、生地黄、苦参、当归、石膏、知母、苍术、蝉衣、牛蒡子、胡麻仁、木通、甘草,治疗湿疹、风疹、瘙痒。

           香味成分是根本

           荆芥的可食用部位是其地上的嫩茎叶,春夏两季均可采摘,因具有浓厚的特殊香气而受到关注。荆芥的香气较为浓郁,其呈现的味道不尽相同。假苏的名字由来据推测是因为具有类似紫苏的香气,而《名医别录》称:"假苏,一名姜芥"。《本草纲目》记载:"曰苏、曰姜、曰芥,皆因气味辛香,如苏、如姜、如芥也",可见荆芥的香气较为突出。

           研究指出,荆芥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及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挥发油是其主要的功效成分,也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指标成分,其含量不得少于0.6%(ml/g)。研究表明,挥发油中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异胡薄荷酮及柠檬烯等近30种成分,是发挥药效的根源所在。

           抗炎作用机制

           自古以来,荆芥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咽喉肿痛及皮肤病等症状,主要针对炎症的改善。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无游离花生四烯酸存在,在细胞受到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刺激时会释放花生四烯酸,其后会在脂肪氧合酶的催化下生成变态反应活性很高的白三烯,从而引发机体的变态反应。前列腺素E是花生四烯酸的环氧合酶代谢产物,在炎症发生上起到重要作用。

           荆芥挥发油的一个抗炎机制就是能够抑制脂肪氧合酶等酶系的活性,从而控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起到抗炎的作用。此外,荆芥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可减轻大鼠肺组织的炎性病变,显著降低NF-kbp65、磷酸化Ikb-α、IL1-β及TNF-α的含量,因此抑制Ikb-α磷酸化降解和TNF-α的活性可能是其抑制炎症的另一个机制。

           止血作用

           止血是荆芥的另一项重要应用,《本草备要》日"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本草纲目》曰"荆芥,入足厥阴经,厥阳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草汇言》日"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热,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现在临床上用荆芥参与止血,能显著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消费者接受度日渐提高

           如今的消费者选择食品更加关注口感和健康这两个因素,荆芥从野菜到蔬菜的变化也反映出了消费者观念的改变。荆芥的香气既是荆芥药理作用发挥的根本,又是受消费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也是一部分消费者不喜欢的原因所在,在荆芥喜好度方面呈现显著的两极分化态势。

           人们对野菜的特别喜好,除了季节的周期性和风味两个因素外,对健康的追求或许更加显而易见。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健康因素往往能抵消一部分风味上的"缺失",这一点在荆芥上面表现的尤为显著,更何况荆芥还带着 "野菜"的属性。

           目前,荆芥及其挥发油、提取物等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和应用,深度开发较为欠缺。从可应用性上分析,荆芥挥发油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医药方面可用作抗炎镇痛剂,食品工业可用作香精香料,化妆品行业可用作皮肤抗炎剂等。最重要的是,荆芥的产量较为丰富,并且不易遭受虫害,对环境要求不高,能为深度开发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是潜在的优质可开发"野菜"之一。

           作者:刘刘球

           刘刘球,从事营养保健行业研究,主要方向:政策解读和技术分析研究。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