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健康革命带来的"K2"风暴
今年10月15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维生素K2赫然在列,这已经是自2018年6月以来第4次征求维生素K2(合成法)的意见稿了,前三次分别在2018年6月、2018年9月和2019年5月发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6月,原国家卫计委就已经批准维生素K2(发酵法)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对合成法的迫切需求也彰显出维生素K2的重要性。
维生素K2是维生素K系列的一种,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其实是维生素K1,在植物性食品中广泛存在。维生素K是人体代谢不可或缺的一种维生素,其中对K1的消耗约占K系列的80%左右,其次是维生素K2。维生素K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要远远小于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及发酵食品中,从饮食中获得的维生素K2不足K1的十分之一,其次人体肠道细菌也能产生微量的维生素K2。大量研究指出,维生素K2的含量虽然少,但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作用深度及广度方面都要优于维生素K1,是新型的优质功能性食品原料。
维生素K2的功能
1、凝血作用
维生素K的凝血作用是**被发现和应用的功能,用于加速凝血、维持凝血时间和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疾病。
2、维护心脏健康
研究指出,维生素K2能够抑制血管钙化,防止钙积聚在心脏周围的动脉上,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维生素K2对于心脏的改善作用是在功能研究基础上发现的,虽然目前的证据还不够充分,但在与维生素K1的对照实验中却肯定了维生素K2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而维生素K1却没有相似性。
3、增强骨骼健康
维生素K2在钙的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能激活羧基谷氨酸蛋白和骨钙素两种钙结合蛋白,从而有助于机体构建更加致密的骨骼。维生素K2在骨骼健康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现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提高骨骼健康的功能原料。
此外,维生素K2被发现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有望在肿瘤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维生素K2(合成法)还有待研究
维生素K2是甲基萘醌化合物的总称,根据分子链的长短可以分为短链和长链,其中长链甲基苯醌MK-7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而发酵法生产的维生素K2中以MK-7为主,因此发酵法相对成熟。从生产效率和成本考虑,合成法又有着巨大的优势,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合成法是工业化原料生产的大趋势,维生素k2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还需要持续深化,
维生素K2的前景
维生素K在我国是可用于儿童和孕产妇用调制乳粉的一种营养强化剂,对维生素K2没有额外的限制和应用,而在国外,维生素K2的应用较为丰富。在美国,维生素K2可添加到奶制品、人造奶油制品及乳饮料等产品中,在欧盟地区,维生素K2作为膳食补充剂可添加到各类饮料、奶制品、油脂及各类米、面及杂粮等食品中。
近年来,对维生素K2的正面评价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数据支撑,其功能逐渐被消费者认可。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新兴的功能性原料有着强烈的期待,尤其对于体量巨大的国内市场而言,维生素K2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