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海参功效成分及综合利用
海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珍贵补品,在古代医书中就已经有关于海参保健和药用价值的记载,《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是我国八珍之一。现代研究指出,海参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而且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全世界有海参1100多种,因品种和生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其营养组成存在差异,主要是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不同。在活性物质方面存在个体与品种间的差异,但其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存在一致性,主要是多糖和皂苷类。
多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大分子化合物,因其构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具有增强免疫、抗病毒、抗氧化等功能。海参多糖是海参体壁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占干质量的6%以上,海参多糖主要包含两类:粘多糖和岩藻多糖。
1、海参粘多糖是由D-N-乙酰氨基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L岩藻糖组成的杂多糖,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抗炎、抗病毒、抑制肿瘤以及调节代谢的作用。
2、海参岩藻多糖是由L岩藻糖构成的直链匀多糖,岩藻多糖最初于1913年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KylinH.Z.教授从海带黏滑液中发现的,目前是藻类功能食品应用中主要的活性物质。海参岩藻多糖在本质上与藻类岩藻多糖类似,但海参岩藻多糖存在部分羟基发生酯化的现象,其功能活性更为突出。
海参多糖的优势便在于硫酸酯化的比例较高,综合含量在32%左右,粘多糖和岩藻多糖都有部分发生硫酸酯化,其中粘多糖硫酸酯化的比例更高。多糖的硫酸酯化是多糖应用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优势在于为多糖增加功能因子,能明显增加或提高多糖的功能性。研究指出,硫酸酯化多糖与肠道微生物菌群有关联,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改善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肠道组织来预防饮食诱导的肥胖及其相关疾病。
海参皂苷是海参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是其进行化学防御的物质基础,是由苷元和糖链通过β-糖苷键结合而成,主要为三萜皂苷,分子组成及结构的差异直接造成功能的差异。海参皂苷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在膜上形成单一离子通道和空隙,导致生物膜溶解,另外肿瘤细胞对三萜苷具有敏感性,因此形成了海参皂苷独特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肿瘤、抗真菌等作用,还有研究指出,海参皂苷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
此外,海参多肽、海参脑苷脂等也日益成为海参活性物质研究的重点,海参体壁中含有多种活性多肽,比如从海参上皮组织分离获得的由亮、脯、丝、精等氨基酸构成的五肽,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脑苷脂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脑组织中的中性糖鞘脂,海参脑苷脂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且能够调节脂肪肝脂肪代谢作用。
在海参综合利用方面,海参内脏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长期以来,海参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下脚料海参内脏很少得到利用,而在日本、韩国等将海参肠卵誉为"海参花",内脏也得到充分利用。海参内脏经过酶解后,其营养物质得到充分释放,其中粗蛋白质含量约为73%、灰分13%、多糖6%,在动物实验中海参内脏酶解产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抗疲劳功效,健康效应突出,是极具综合利用潜力的方向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