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南京高质量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始终是城市工作、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菜市场持续升级改造换新貌,购物环境越来越好,得益于该区“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如今,智能化、超市化、简洁化的“菜篮子”社区店让社区市民的获得感日益增强。
鼓楼龙江社区智慧邻里中心是以龙江社区菜市场为主体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近5000平米,涵盖了农贸市场、美食广场、超市药房、生活服务等社区生活配套业态,能满足周边近5万人的民生保障需求。南京鼓楼区商务局副局长张兵说,这家菜市场还将计划引进家政月嫂、保姆、保洁、借书吧等便民服务网点,进一步拓展菜市场多功能化的发展方向。
全市,标准化菜市场达标率95.2%。张兵介绍说,全区现有农贸市场42个,面积6.7万平方米,摊位2908个。近2年来,全区共完成绿恒、众帮、山西路、鼓楼街、三牌楼、龙江等27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其中改造类占比84%,完善类占比11%,转型类占比5%。投入改造资金5148万元,改造面积3.9万平方米。去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中,鼓楼区标准化菜市场达标率95.2%,获全市名。
食品安全得到保障。27个完成改造的农贸市场中,有22个市场都进行了农残检测室的建设;所有完成改造的农贸市场,肉菜追溯专用秤重新进行了配发,追溯系统操作员又进行了再培训,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强化。
垃圾分类得到实施。根据垃圾分类的新规定,19家改造的市场积极落实“室内、分类、封闭”的要求,专门设置了室内垃圾房,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全封闭。
信息化程度得到提升。12个市场为每位经营户配备了显示屏,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物价、微信二维码、支付宝二维码等进行了整合,统一在显示屏中展示。有4家市场建设了大数据功能平台,实现了食品安全宣传的滚动播出、经营户肉菜销售数据的实时统计、农残检测结果的即时公示等管理运用。
市场功能得到拓展。改造后的农贸市场除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外,部分市场还增设了快递代收点、早餐点、家电维修点、缝补点、药店等社区功能,5个市场还引进了共享厨房的新业态模式,方便了群众生活,拓展了市场的功能辐射。
今年农贸市场改造工作部署。按照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全区仍有15个市场需要提档升级。
张兵副局长表示,商务局将在新一轮改造中在全市范围内优选3家专业设计公司,结合各市场改造的需求,统一规范设计,确保改造市场有品质、有特色,促进市场改造整体质量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完善商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参与的市场改造方案会审机制,把好前期关口,强化部门与市场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明确改造中的具体要求和解决问题的路径,确保市场升级改造取得实效。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