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暖,一年一度的杭州市龙坞龙井茶采摘季如期而至。
清晨时分,采茶工们都聚集在半山腰到山顶的位置采头茶。相比于山脚,这个高度的茶叶长势明显更快。采摘好的青叶,以往是茶农背下山,一般要1.5个小时。现在无人机时间将茶叶送到山下的炒茶中心,进行摊青。
无人机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从去年开始,西湖区1.5万亩茶园全面推行全域无人机飞防植保作业。根据试点情况,无人机作业效率达到了传统人工作业的20倍以上,用药量仅为人工喷雾的70%—80%。
这几天,慈母桥村的陈根全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陈根全是地道的龙坞茶农,他家有近4亩茶地,种有“龙井43号”和“群体种”。为了茶叶能够时间采摘,陈根全在2月初就叫好了采茶工人。“新芽必须及时采摘,稍不及时就会影响茶叶品质。”陈根全说,最近气温高光照足,芽头生长得非常快,不及时采摘芽叶就会老熟,茶叶的品质就下降了。“像3月20日那天,我们家就有10个采茶工在山上采茶,早上6点多进山,一直要采到下午6点。”据陈根全介绍,目前开采的西湖龙井品种为“龙井43号”,这样下来采摘青叶20公斤左右,可炒制5公斤左右干茶。
同样忙碌的还有葛衙庄社区的茶农楼福华,他家不光请了采茶工,更是动员全家人上山采摘,即使下雨天他们也在加班加点。“采摘的新茶马上就要炒制。”楼福华说,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他们要连夜进行炒制,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目前,他家已经炒制了4公斤左右的龙井茶。
“整个龙坞有茶园12000多亩,是龙井茶的主产区。”转塘街道农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整个龙坞的春茶产量为187吨,预计今年的产量和去年差不多。至于价格方面,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新茶开采,目前“龙井43号”的市场价还未稳定,波动较大,每公斤4000元到10000元不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2023年第6号公告,发布8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为上述标准之一,将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为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实施,笔者对新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技术要求等进行解读。
日前,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3年第6号公告,发布8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
为进一步提升湖南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标准化的角度推动产业品质提升尤为重要。近日,《珍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6月17日前。
在茶业规模不断扩增中,利用现代化技术与各类检测仪器,着力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提升茶产品竞争力、推动我国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4月25日,遂川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一批检测设备采购项目启动招标。
一年之计在于春,六大茶类大多数的好茶都产自春季,尤其是绿茶,基本上就是吃“春茶饭”。然而受天灾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的春茶有点“苦”。面对开局不利的春茶季,茶企该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及未来的市场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