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两项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 湖南茶走向国际将再添助力
湖南是我国产茶大省之一,茶叶出口创汇还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进一步提升湖南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标准化的角度推动产业品质提升尤为重要。近日,《珍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6月17日前。
茶产业是我国乡村振兴中一颗闪耀的明珠,对我国多省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湖南作为我国茶叶的一大传统优势产区,拥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与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当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茶业得到大力扶持与推动,茶业种植规模、茶叶产量稳步提升,并迈向三产融合的发展新台阶,一举跃升为湖南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据已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湖南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分别达到338万亩、32.28万吨。在茶业规模扩增,茶叶精深加工向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改造升级,茶业文旅融合带动资源联动的整体发展背景下,以潇湘茶、湖南红茶、安化黑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为代表的五大地方茶叶品类与八个茶叶主产县,同心协力拉动茶业高效、健康发展,到去年湖南茶业综合产值已经成功突破千亿元。
在湖南茶业的快速发展中,茶叶出口是茶叶增收的主线之一。面向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通过提高加工标准化水平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是增强湖南茶产品竞争力,提升湖南茶产业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从而带动茶产品价格提升的重要举措。
根据湖南省质量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下达2022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第1批增补立项计划的通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茶叶学会等单位共同起草了湖南省地方标准《珍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其中,《珍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界定了珍眉绿茶以及湖南珍眉绿茶的术语与定义,规定了湖南珍眉绿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初加工技术、精加工技术、质量管理和产品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中,则对湖南工夫红茶的术语进行界定,并对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流程、工艺要求、质量管理和产品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行了规定。(详细内容参见下文附件)
综合上述两项茶叶地方标准来看,标准中对茶叶加工流程、各加工步骤操作细节、所需用到的茶叶机械等,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随着这两项标准后续实施,有望推动湖南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赋能茶叶加工与出口流通。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2023年第6号公告,发布8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为上述标准之一,将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为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实施,笔者对新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技术要求等进行解读。
日前,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3年第6号公告,发布8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
在茶业规模不断扩增中,利用现代化技术与各类检测仪器,着力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提升茶产品竞争力、推动我国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4月25日,遂川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一批检测设备采购项目启动招标。
一年之计在于春,六大茶类大多数的好茶都产自春季,尤其是绿茶,基本上就是吃“春茶饭”。然而受天灾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的春茶有点“苦”。面对开局不利的春茶季,茶企该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及未来的市场发展?
在现代化发展大趋势下,加快推动茶业组织化、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发展,实现传统制茶与机械制茶的有机结合,是茶业市场化运转、发挥品牌效应作用、带动经济效益提升的大势所趋。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