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规范使用超声波振动筛,保障设备筛分精度
超声波振动筛是将220v、50HZ或110v、60HZ电能转化为38KHZ的高频电能,输入超声换能器,将其变成38KHZ机械振动,从而达到高效筛分和清网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超声波振动筛系统主要由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共振环组成。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由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正弦形式的纵向震荡波。
而这个震荡波传到共振环上,使共振环产生共振,然后由共振环将振动均匀地传输只筛面,筛网上的物料在做低频三次元振动的同时,叠加上超声波振动,既可防止网孔堵塞,又可以提高筛分产量和质量。
相关厂家介绍,超声波振动筛能够改善低密度分在重力沉降中的平降(粉末与网口轻接触)、滑移效应,改善高密度金属在网口滞留或楔入,改善带静电粉体的粘附效应,从而提高筛分效率和筛分质量。用筛分通过率表示,一般情况下比不加超声振动筛增加通过率50%-,个别情况下增加通过率400%。
笔者了解到,超声波振动筛对医药生产的影响很大,比如当超声波振动筛配备了先进的超声波清网系统后,设备在使用时筛框在电机的带动下可做三次元运动,而且同时受到一个来自超声波系统的高频率、低振幅的超声振动波,这使得物料低空悬浮在筛面,从而实现对高精细物料清网和提升筛分效率的效果。
再比如,有企业设计生产了医药超声波振动筛,其可有效解决强吸附性、易团聚、高静电、高精细、高密度、轻比重等筛分难题。
虽然超声波振动筛在不断升级换代,但对于这项设备的使用,很多用户其实并不完全了解。“目前,一些用户其实还不能完全规范地使用超声波振动筛。”业内人士表示,正确且规范地使用超声波振动筛能够延长产品的寿命,也能得到质量更高的产品。
具体而言,超声波控制仪与旋振筛分别供电,旋振筛为三相供电,超声波电源为单相供电,二者均需可靠接地。
超声波谐振电源后面板接线盒中有红色(正极)和黑色(负极)两个接线柱,用户需要分别把超声波连接电缆的红色与蓝色线与之连接,并检查连接可靠。连接电缆的航空插头端与振荡器连接,并保证密封固定牢固。
当接好超声波谐振电源及超声波连接电缆线时,要检查无误后再打开超声波电源开关。随着一声“滴”的声响,超声波谐振电源起动,显示窗口显示“P0”,并进入自检状态。
几秒钟后显示窗口显示工作电流,频率自动搜索,30秒后超声波谐振电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用手触筛网,筛网振感明显。
据介绍,超声波谐振电源共有2种工作状态:连续工作状态(左边窗口显示:Cn,n为1~9数字)和脉冲工作状态(左边窗口显示:Hn,n为1~2数字),正常为连续工作状态。
在连续工作状态下,按方式键,进入脉冲工作状态。在脉冲状态下按方式键,返回连续工作状态。在连续工作状态下按显示键,显示电源的中心频率(左边窗口显示:F-),再按显示键返回连续工作状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保健食品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的统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分类要求。我国对于保健食品(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