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市场化加快、收购总体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谈夏粮收购
处暑已至,夏粮收购进程过半。粮食收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攸关百姓口粮安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陈书玉24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政策有变化 收购市场化
问:今年夏粮收购政策有什么变化?
答:今年国家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个主产省继续对小麦实行收购价政策,收购价格为每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0.03元。
粮食和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小麦和稻谷收购价执行预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小麦政策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政策执行起始时间适当延后;二是质量标准从国标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国标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粮食由各地组织引导市场化收购;三是明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麦,由各地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的要求组织收购处置;四是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职能职责;五是增加促进市场化收购有关措施。总的看,预案的修订体现了改革精神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问:收购进展怎么样?
答:粮食收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目前夏粮收购进程已经过半,安徽、江苏、河南3省启动了小麦收购价执行预案,江苏、四川等省收购工作接近尾声,进展总体平稳。市场化收购发挥主导作用,收购比重占九成以上。截至8月20日,河北等11个主产区各类企业共收购小麦837亿斤,同比减少419亿斤。
何以进度偏慢、价格走势怎么看
问:小麦收购进度比上年慢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小麦收购情况分析,今年收购进度较上年偏慢,收购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部分地区受灾。由于小麦收获期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区遭遇大风、连续阴雨等灾害天气,湖北、安徽、河南等产区小麦受灾较重,产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市场有效供给减少。
二是市场化收购期拉长。前几年政策性收购主导市场,农户集中售粮、收储企业集中收粮特征明显。今年受政策调整和灾情影响,托市数量大幅减少,市场化购销更为活跃,市场主体、购销渠道、收购资金来源更趋多元,收购期拉长。
三是有的农民持粮惜售。据了解,农民、种粮大户和经纪人手中还有部分余粮,他们对质量好的粮食普遍持粮待涨。另外,有的农户直接将不合格的小麦用于家庭养殖,这部分小麦没有进入市场流通。
问:小麦市场价格如何,怎么看?
答:新粮上市初期,小麦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受灾情影响,市场预期减产,收购价格低开高走,随着市场预期明朗,价格略有回落并企稳。
目前三等及以上标准品小麦收购均价在每斤1.15元-1.36元,较开秤初期上涨0.1元。同时,不同品质小麦形成了合理的价差。符合收购价收购标准的小麦销路好,价格大都高于每斤1.15元的收购价格水平,有的优质小麦价格超过1.30元。
优质优价优卖得以体现,也与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将有利于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市场实现增收。
建立保护机制 帮助粮农减灾
问:针对小麦受灾,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小麦受灾,确实给粮食收购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粮食和储备局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农业发展银行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中央企业切实抓好超标小麦收购处置工作,强化为农服务措施,帮助农民减少因灾损失,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受灾地区农民利益保护长效机制。
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还出台了超标粮食收购处置方案,千方百计解决好超标小麦的收购处置。中粮、中化、中国供销集团等大型央企带头入市收购。
农业发展银行等单位及时完善信贷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各类粮食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重点加大对超标小麦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各地粮食部门加强农户储粮指导,引导企业主动与农户对接,开展预约收购、上门收购、绿色通道等多元化收购服务。充分利用建成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推动农户节粮减损。
银保监会及时安排部署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组织做好专项督查巡查,指导各保监局、保险公司深入解读收购政策和农业保险理赔政策,抓紧做好核灾理赔工作。理赔工作已进入损失确定和公示赔付等关键节点,工作进展总体顺利。
问:市场供应保障有无困难?
答: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总体保持稳定,产销平衡略有盈余。虽然今年有些地方小麦受灾,导致有效供给有所减少,但政策性小麦库存仍然很大,市场供应是有充分保障的。针对受灾的特殊情况,有关部门已提前进行了研究,后期将密切关注小麦市场形势,适时安排投放部分政策性小麦库存,满足市场需求,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