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膳食补充剂究竟怎么补
近期,“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代表了权威专家群体对膳食补充剂的使用意见。本期,生命时报专访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铎教授,更加深入地了解膳食补充剂的那些事。
生命时报:作为参与起草“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专家共识”的中国学者,您能介绍一下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缘由吗?
李铎:这份“ 共识”凝聚了全球14位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1 年多的准备工作,反复讨论并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目前,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膳食补充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儿童、白领、老年人为消费主体,但这类补充剂应含哪些成分、是否该补以及如何补等问题却一直无统一规定,对预防慢病的作用及适用人群也有不少争议,故起草本“共识”是当务之急。
生命时报:目前,我国居民饮食中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是否达标呢?
李铎:《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年)》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钙、维生素A、D 普遍摄入不足。缺钙会引起各类骨病;维生素A 摄入不足会影响视觉健康;维生素D 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近期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 缺乏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有关,此外,B 族维生素、欧米伽3 脂肪酸在我国也普遍摄入不足。而营养素的缺乏则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如沿海地区居民不缺碘,而内陆地区碘摄入不足;黑龙江克山地区缺硒情况严重;湖北恩施部分地区是硒中毒高发区。
生命时报:您认为国人日常饮食中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素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铎:B 族维生素缺乏与国人偏爱食用精米白面有关。B 族维生素大多存在于谷物的表皮中,但在精加工过程中被去掉了。欧米伽3 脂肪酸在海鱼中含量丰富,但内陆地区海(水)产品摄入相对较少而呈现普遍不足。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营养素摄入过剩的情况,如钠,国人普遍吃得偏咸,远超WHO对食盐5克/日的推荐量,导致钠的摄入过高而增加了心血管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生命时报:“共识”中肯定了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可改善缺乏人群的健康状况,您觉得哪一类人群更应注意?
李铎:复合营养素的摄入需根据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某些微量营养素,较高的摄入对健康有积极作用,如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素食者普遍缺乏维生素B12及欧米伽3 脂肪酸,适量补充很重要;对食欲不振、偏食、咀嚼障碍人群、卧床患者以及食量少的老年人,补充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对健康有积极作用。
生命时报:“共识”中提到一些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缺乏,患者可通过补充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来避免,骨质疏松、2 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应注重哪些营养素的补充呢?
李铎:谈到骨质疏松,大家都知道需要补钙,但大量、单一补钙会导致大便干燥,增加老人如厕时脑溢血的风险。其实,补钙+镁比仅仅补钙效果更好,适当补充维生素D 可促进钙的吸收。2 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欧米伽3 脂肪酸及维生素D 对中国2 型糖尿病有积极作用。铬元素在糖和脂质代谢中可协助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除了补充营养素,饮食、运动以及治疗三者缺一不可。我国高血压的高发与大众偏好食用咸菜、咸鱼等传统饮食习惯有关。因此平衡体内钠离子,除了减少钠的摄入,还应增加钾的摄入。
生命时报:除去疾病因素,普通人群应如何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李铎:由于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引起亚健康状态和慢病,补充能改善亚健康和预防慢病。只要补充的量与推荐摄入量相当,不超过耐受摄入量上限,对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均是安全的。
生命时报:您对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研究方向有何展望呢?
李铎:随着个体化或精准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将成为营养学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使用的准则。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