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海南白沙:葡萄园里的“脱贫果”熟了
7月初以来,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地质村的葡萄扶贫产业种植基地迎来了首轮收获期,不少游客纷纷前来体验采摘品尝的乐趣。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果园,只见一串串紫玛瑙似的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实饱满透亮,水润诱人。“这里的无核葡萄很香甜,我们挺喜欢吃。”外地游客李翰带着家人及朋友一边忙着采摘品尝,一边还不忘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分享喜悦。
据邦溪镇镇长符伯志介绍,自2017年初以来,为帮扶地质村117户贫困户实现增收,邦溪镇因地制宜采取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着力引导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面积为100余亩。同时,葡萄园试水开展生态休闲农业模式,安排游客入园自采自摘,丰富了体验性和趣味性,也切实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还是现场采摘的葡萄味道鲜!刚好是暑假,我们还能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田园生活,感觉挺好的。”来自白沙龙江农场的游客黄女士笑着说。
看着枝头累累硕果,正在葡萄园里忙碌的贫困户陈桂花心里乐开了花,她说:“在这里打工,每个月能领到2400元的工资,到了年底还能有分红。”据悉,现有13户贫困户长期在葡萄扶贫基地务工,此外还有数十户贫困户兼职打零工。
“现在入园采摘葡萄的价格是7.5元/公斤,有时游客就能采摘近100公斤,采摘期还有好几个月,看起来效益挺不错。”地质村党支部书记符文伟介绍,预计今年国庆期间,葡萄园将进入丰产期,欢迎更多的游客过来游玩采摘。此外,为了保障葡萄的销路,白沙各级扶贫部门还将及时对接企业前来收购。据估测,葡萄扶贫基地年亩产葡萄约1000公斤,年产量可达10万斤,以现在的市场行情,预计年产值可超200万元。
据悉,下一步,葡萄扶贫基地还计划酿造葡萄酒,尝试多方位发展,打造园区葡萄产业链,帮助当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共同奔向美好新生活。
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葡萄科藤本植物,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原产于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可用作生食、制葡萄干或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其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果实可以用来防止血栓形成。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