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农副产品加工怎样分类以及行业发展如何?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是产出农副产品之后,进入消费领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再制造活动的食品加工行业。由于收购加工企业向生产者购买的农副产品,大部分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在规格、质量上均不一致,部分农副产品还含有大量的水分、杂质成分。为了便于保存、销售和运输,必须通过初步加工工序来清除杂质,尤其是鲜活农副产品,只有经过初步加工才能防止其霉变、死亡。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
按照生产性质的不同,可将农副产品加工分为简单加工和生产新产品加工两类。简单加工是指对农副产品进行挑选、分类、分等、干燥、整理和包装等活动,一般是结合农副产品的验收和保管业务进行的;生产新产品加工是指为了适应生产或消费的需要,把收购来的农副产品作为原料,通过工业加工过程创造出新的产品,如轧花、榨油、畜禽屠宰等活动。
2016年底,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853家,较上年增加956家。2016年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52亿元,同比增长6.0%,与上年相比提升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增速(4.9%)1.1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422.8亿元,同比增长5.5%。近年来,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盈利能力趋于稳定,2016年,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毛利率达到10.5%,销售利润率达到5.0%,均与上年持平。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基础性产业。2017年中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市场规模平稳发展,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工品质量的提升,物流效率的增强,将为其降低了销售成本,而提高了销售收入,预计未来农副产品加工业收入将呈稳重带涨的趋势。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