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传统食品”不能只活在“春节民俗”里
大年初二,女婿上门看丈母娘的“回门点心匣子”作为一种传统年货,也进入了抢购的冲刺阶段。2月17日一早,北京稻香村各门店内顾客络绎不绝,糕点柜台前始终排着长长的队伍,热热闹闹的场景透着过年的喜庆和浓浓的年味儿。北京传统食品因为春节出现了销路上扬。(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的“回门点心匣子”这个春节再次热销。之所以热销,是因为初二是女婿上门看丈母娘的日子。这些传统食品包括“京八件”等等。传统食品的春节期间热销,让商家钵满盆盈。然而,也不得不关注传统食品的销售困境。
传统食品的销售困境是什么?综合来看:传统食品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只是在春节民俗里才能活着。也就是说,到了春节的时候,很多市民才开始采购传统食品,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春节民俗,带着传统食品走亲戚是一种习俗,为了“应付”这个习俗才想起来购买传统食品。而一旦节日一过,传统食品就会被打入冷宫。购买的市民不多,食用的市民也不多。说白了,一些传统食品就是“应景食品”。传统食品的属性“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看的”。这无疑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各地都有不少传统食品。就像我们徐州这个地方一样,就有一种叫做“蜂糕”的传统食品,这种传统食品平时几乎没有商家经销,在超市里也买不到。只有到了春节的时候,才有“蜂糕”出现,大家购买“蜂糕”,是为了在过年的时候走亲戚使用的。
传统食品,有着民俗的色彩,有着历史的底蕴,有着文化的烟云,也是古人积累的美食制作智慧。可以说,传统是食品是珍贵的食品文化。然而,由于人们观念的更新,由于人们口味的变化,传统食品已经失宠了。从事传统食品生产的企业不多,而且也只有在“节日临近的时候”才去生产。珍贵的传统食品就这样被时代冷落了。
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热销,需要反思:为何平时传统食品如此萧条?难道传统食品只能是“应景的食品”。食品是用来吃的,而不应该是“买来看的”。这就需要我们拯救传统食品。要想拯救传统食品,就必须要让传统食品走出“应景食品”的层面,走出“民俗需要”的层面。要对其口味、配料进行升级改造,让传统食品的口味适合现代人,让传统食品的健康适合现代人,让传统食品的配料符合时代特色。
当国外的汉堡包、炸鸡腿、披萨等等销售火爆的时候,我们的传统食品不该只活在“春节民俗”里。走出“春节民俗”,传统食品才能活得更好。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