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鱿鱼加工产业有望实现“零浪费、全利用”
在1月8日上午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渤海大学主持,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等单位参与完成的“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针对鱿鱼原料保鲜难度大、肉质差、深加工和副产物利用率低、甲醛含量超标等瓶颈问题,进行了13年的持续科技攻关,建立了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和完善的鱿鱼产业链,促进了我国鱿鱼加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远洋捕捞业的发展,鱿鱼成为我国主要的远洋渔获和水产加工原料,捕获量占到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的40%以上,鱿鱼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市拥有远洋捕捞企业33家,是全国的远洋渔业生产配套基地、远洋自捕鱿鱼生产基地和输入口岸。目前,鱿鱼产品多以可食部分为主要原料,但产品精深开发程度远远不够,且占原料30%~40%的鱿鱼皮、碎肉、软骨、内脏等副产物多用作鱼粉原料,利用水平低下。因此,提高鱿鱼加工综合利用水平,成为业内的努力方向。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之一,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项目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研究与转化应用。该公司生产的冷冻秘鲁鱿鱼生姜板荣获首届中国鱿鱼产业大会产品金奖。浙江海洋大学主要负责鱿鱼制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鱿鱼副产物,大部分做鱼粉,甚至部分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教授方旭波告诉记者,经过10年多连续攻关,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开发了鱿鱼蒸煮保水剂、冻干保护剂和膨化加工技术,解决了鱿鱼制品持水性差、复水性差以及膨化率低等问题;研制了系列鱿鱼冷冻调理食品和即食产品,提高了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以可控酶解技术为核心,结合美拉德热反应、酶法转酯、定向制备等技术,开发了饲料行业高端诱食剂——改性鱿鱼膏,风味增强5~10倍,可溶性营养成分提高20%;开发了高甘油酯型鱿鱼油,使EPA和DHA含量提高到50%以上;同时开发了鱿鱼风味料、鱿鱼软骨素、透明质酸、抗氧化肽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了鱿鱼产业链,实现了“零浪费、全利用”。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正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应用,对提升舟山市鱿鱼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蚕豆淀粉是从蚕豆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淀粉,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良好的功能性,在食品加工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蚕豆淀粉具有较高的粘度、良好的成膜性和稳定性,成为淀粉类产品中的重要选择,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玉米低聚肽是一种由玉米蛋白经过酶解产生的小分子肽,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中的热门成分。玉米低聚肽具有易吸收、低过敏和多重健康功效,广泛应用于营养强化和健康促进领域。
牛胶原蛋白是一种来源于牛皮、牛骨等天然原料的高品质胶原蛋白,广泛应用于美容、保健和食品行业。牛胶原蛋白以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优异的营养价值,成为促进皮肤健康、增强关节功能的重要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
食品级玉米肽是一种由玉米蛋白经过酶解提取得到的小分子肽,因其高生物活性和优良的营养价值,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中的重要成分。食品级玉米肽不仅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具有易吸收、低过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营养强化和健康促进领域。
链板输送机是一种以链板作为输送介质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食品加工、汽车及物流等行业。链板输送机因其承载能力强、结构坚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成为重载物料和复杂工况下输送的理想选择,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皮带输送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的连续输送设备,主要用于输送散状、块状或成件物料。皮带输送机以其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矿山、冶金、化工、粮食等多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械设备。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