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依托深加工 乳山将海产品价值开发到

    2018-01-17 来源:威海日报
    据了解,山东威海市乳山有着“中国牡蛎之乡”的美誉,去年,乳山牡蛎年产值超过了18亿元。该地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创新转型才有出路,依靠高新技术神奇的“点石成金术”,将海产品的价值开发到最大。

           据了解,山东威海市乳山有着“中国牡蛎之乡”的美誉,去年,乳山牡蛎年产值超过了18亿元。该地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创新转型才有出路,依靠高新技术神奇的“点石成金术”,将海产品的价值开发到。

           时下数九寒天,气温已低至零下,但在“中国牡蛎之乡”——乳山的数万亩海上牡蛎养殖区和百余个陆上牡蛎加工分拣点,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每天从海上打捞上来的数万斤新鲜肥美的牡蛎,正在发往全国各地。

           去年,乳山牡蛎年产值超过了18亿元。今年,这一产值将实现新的突破。就在上个月,乳山启动了总规划48万亩的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海洋牧场发展基金,与国内海洋牧场建设领域龙头企业獐子岛集团合作,打造集育苗、养殖、研发、集散和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海洋牧场综合体。

           作为高附加值的海洋服务新业态,海洋牧场建设是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坐拥199公里海岸线,拥有“中国牡蛎之乡”金字招牌,乳山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但如何将潜在的优势资源变成实打实的项目,乳山选择了“资本+”路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海洋经济,实现对产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产业的整体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我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实施海洋经济转型突破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聚焦海洋产业转型、产业链条延伸、综合平台建设、金融服务创新、优势品牌培育等五方面,推动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乳山人认为,海洋经济不是单纯的渔业经济,是横跨一二三产业、涵盖海上陆上的综合性产业。只有从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才能真正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如果说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石,那么二产就是推动海洋经济加速起飞的引擎。从当前产业发展态势看,拼成本、拼价格、拼规模的传统发展模式后劲乏力,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突破与发展,只有创新转型才有出路。乳山向高科技要效益,依靠高新技术神奇的“点石成金术”,将海产品的价值开发到。

           1月15日,在乳山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车车牡蛎壳被送入加工车间,经过预处理、超级粉碎等几道工序后,原本一个个坚硬的废牡蛎壳变成了细腻的牡蛎粉,再经过酶解、配比、填料,最终生产出一种看似与牡蛎壳“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土壤调理剂。

           “一吨牡蛎壳的进货价格是140元,按照80%的出粉率计算,一吨牡蛎粉的成本约160元,现在每吨牡蛎粉对外销售价格已经涨到了600元至800元,还供不应求,更别提将牡蛎粉通过配比制造的附加值更高的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了。”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回收牡蛎壳超过10万吨。

           牡蛎壳变废为宝成了香饽饽,牡蛎肉也正实现高值化利用。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牡蛎为原材料生产牡蛎功能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延伸了牡蛎产业链条。

           横向延伸链条,纵向扩展领域。乳山全面推动养殖、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性食品、高端海洋装备、涉海能源开发等新兴产业,打造海洋产业协同创新综合体,壮大海洋二产。

           “接二连三”不止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多业态复合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也颇有成效。立足海洋资源,乳山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海洋商贸物流、海洋休闲旅游,壮大海洋三产。

           以牡蛎产业和健康养生产业为引领,融牡蛎养殖、科技研发、电商交易、冷链物流、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牡蛎特色小镇雏形在乳山渐现。不仅如此,年前,乳山还启动了总投资100亿元的葡萄酒小镇项目,通过打造“牡蛎+干白”新城市名片,建设相得益彰、不可复制的牡蛎特色小镇。

           同时,乳山加快推进大乳山、福如东海文化园、多福山等重点滨海旅游项目建设,推进银滩房产转型养老养生,叫响“滨海养生天堂”品牌,将沿海各景区串珠成链,开通海上旅游线路,发展“海上看乳山”观光产品。

           去年6月,乳山口港实施一类口岸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此为契机,乳山将海洋港口资源统筹规划,持续推动港口一体化,发展水陆联运、海铁联运和港空联运等组合模式,建设3平方公里的临港物流园区,引进海洋装备制造等项目,将乳山口港打造成具有装卸储运、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功能的新型港区。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