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动态消毒水工作站能有效保障红烧鸡肉的食品安全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大家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很多人的吃饭不再局限于下馆子和点外卖,更多消费者愿意购买速食饭菜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现在的速食饭菜包括红烧鸡肉、鸭肉、牛肉,其中红烧鸡肉受欢迎的程度很高。AORODO食品安全实验室研究人员表示:红烧鸡肉虽然好吃,但要注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被微生物污染,出现菌落总数超标、腐败变质等食品安全问题。
       专业开发食品安全保障方案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的周总工程师认为:在红烧鸡肉的食品加工车间,采用动态消毒水工作站、双核臭氧发生器和动态空气消毒机,能够有效解决红烧鸡肉食品工厂的微生物污染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超标问题。那么动态消毒水工作站、双核臭氧发生器和动态空气消毒机在鸡肉的食品加工车间如何应用呢?AORODO食品安全实验室研究人员建议食品加工生产厂商的各位老板与专业开发食品安全保障方案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的周总工程师深入详细交流。
       专业开发食品安全保障方案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的周总工程师表示,在红烧鸡肉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卫生安全质量良好、新鲜、无异味的鸡肉及辅料,并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应配备充足的冷藏设施。
       2、采用动态消毒水工作站,可对红烧鸡肉食品生产车间环境、食品设备、生产器具等进行杀菌消毒,有助于控制微生物对红烧鸡肉等食品的污染,减小杀菌难度,从而可以降低杀菌强度,更好地保留红烧鸡肉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
       动态消毒水工作站的使用方法是:将自来水通到动态消毒水工作站里面,流出来的水就是动态消毒水,不添加任何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水内含超氧,而超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杀菌消毒作用,可提高红烧鸡肉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质量。
       3、在食品加工时开启动态空气消毒机,杀灭空气中的自然菌和经空气传播的致病菌,并严格执行生熟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污染。所谓动态就是在工人上班时开机、下班时关机,过程中持续杀菌。
       4、对加工和包装车间的环境应连续24小时杀菌消毒,采用“白+黑”消毒技术,白天开启动态空气消毒机,晚上开启双核臭氧消毒机,在工人下班后或者没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杀灭车间里各个角落里的残留细菌,这样做不仅提高鸡肉食品加工车间的空气卫生质量,防止鸡肉食品被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AORODO食品安全实验室研究人员介绍:动态消毒水工作站也叫动态消毒水制备机、动态消毒水生产机,可用于红烧鸡肉等多种食品生产过程中,可快速杀灭食品车间内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降低食品车间内浮游菌和沉降菌数量,减少沉降在鸡肉食品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外加上上海康久消毒有限公司研发的“白+黑”消毒技术,一天24小时对车间空气进行消毒。这三者的王炸组合,不仅可以降低鸡肉食品在包装、封口前后的杀菌温度,减少杀菌时间和杀菌压力,还可以改善鸡肉食品品质,减少食品生产企业在高压杀菌设备、大锅炉等设备投资,另外可降低杀菌成本,节约食品生产费用,提高鸡农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小球藻片是以小球藻为原料,经过干燥、粉碎和压片制成的健康食品产品。小球藻片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叶绿素,是天然的营养补充来源。小球藻片以其天然、安全及多重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及日常膳食补充中,是现代健康管理的重要选择。
橄榄叶提取物是从橄榄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富含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及抗氧化成分。橄榄叶提取物以其天然、安全及多重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及营养补充领域,是现代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重要原料。
燕麦油是从燕麦胚芽或燕麦籽中冷榨提取的天然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β-葡聚糖及多种植物甾醇。燕麦油以其天然、安全及多重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护肤品及营养强化产品,是现代天然植物油的重要原料。
燕麦纤维是从燕麦籽粒中提取的天然膳食纤维,主要包含可溶性纤维β-葡聚糖及部分不溶性纤维。燕麦纤维以其天然、安全及丰富的健康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及营养强化产品,是现代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
酵母葡聚糖是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主要由β-1,3/1,6-葡聚糖组成。酵母葡聚糖以其天然、安全及多重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及医药领域,是现代天然活性成分的重要原料。
螺旋藻粉是由螺旋藻经过人工培养、干燥及粉碎制成的天然蓝绿色藻类粉末,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叶绿素及多糖。螺旋藻粉以其天然、安全及多重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和营养补充领域,是现代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