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餐厅未使用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是否可免责?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产日期是判断食品安全的标准之一,使用人应特别注意。在餐厅经营中,如果未使用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是否可以免责呢?浙江海宁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看看如何判?
吴某诉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被告执法人员对原告经营的餐厅进行检查时,发现餐厅内放有的已开封的过期卡夫芝士粉和七彩代可可脂粉,故认定原告构成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违法行为,决定对原告方处以没收已开封的卡夫芝士粉、七彩代可可脂粉各1瓶及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
吴某认为一是其未实际使用过期食品,最多属于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属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二是《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应区分餐饮服务行业和销售行业,针对餐饮服务行业发现过期食品的适用该条第(三)项;针对销售行业的过期食品适用该条第(十)项,吴某属于餐饮服务行业,故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需要查明“使用”,但其却不查明。海宁法院一审作出判决,驳回吴某的诉讼请求,吴某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符合法律规定,一方面,是否实际使用过期食品并非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的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食品安全执法行为适用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问题的复函》明确规定“超过保质期盒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进入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处理区,应视为违法经营”,该复函已明确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允许进入食品处理区。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第二条明确餐饮服务即为食品经营,故市场监督管理局适用《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法律适用正确,吴某认为餐饮行业应当适用第(三)项,需查明当事人是否“使用”,是对法律的误读。第(三)项系针对食品生产和加工,餐饮领域使用调料等添加剂烹饪并不属于此处的“生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某的经营行为已对社会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直接或者潜在的损害,作为经营者需时刻明确法律红线,既保证消费者利益,又避免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被处以罚款。
桑叶粉固体饮料是一种以优质桑叶为原料制成的健康饮品,经过干燥、粉碎及加工制成易溶解的固体饮料形式。桑叶粉固体饮料保留了桑叶的天然营养成分,如多种氨基酸、黄酮及矿物质,为日常健康饮用提供便利和营养支持。
高膳西梅饮是一种以西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健康饮品,富含膳食纤维、天然果酸及多种维生素。高膳西梅饮通过现代加工工艺保留西梅的营养成分,同时改善口感,使其成为促进肠道健康、辅助消化的理想饮品。
无乳糖全脂奶粉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去除乳糖的全脂奶粉,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及追求健康营养的人群。无乳糖全脂奶粉在保留牛奶原有营养成分的同时,有效降低乳糖带来的消化不适,是现代乳制品市场的重要产品。
全伺服包装机是一种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实现全自动、高精度包装操作的现代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日化产品包装。全伺服包装机凭借高速、精准和智能控制的特点,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的关键设备。
肉类加工设备是指用于屠宰、分割、绞肉、腌制及包装等肉类加工环节的各类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厂、肉类加工企业及餐饮产业链。肉类加工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卫生安全,是现代肉类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茎生产线是一种集清洗、削皮、切割、蒸煮、干燥及包装于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广泛应用于土豆、胡萝卜、山药及甘薯等根茎类农产品的加工。根茎生产线通过全程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是现代食品加工行业的重要设备。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