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餐厅未使用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是否可免责?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产日期是判断食品安全的标准之一,使用人应特别注意。在餐厅经营中,如果未使用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是否可以免责呢?浙江海宁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看看如何判?
吴某诉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被告执法人员对原告经营的餐厅进行检查时,发现餐厅内放有的已开封的过期卡夫芝士粉和七彩代可可脂粉,故认定原告构成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违法行为,决定对原告方处以没收已开封的卡夫芝士粉、七彩代可可脂粉各1瓶及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
吴某认为一是其未实际使用过期食品,最多属于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属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二是《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应区分餐饮服务行业和销售行业,针对餐饮服务行业发现过期食品的适用该条第(三)项;针对销售行业的过期食品适用该条第(十)项,吴某属于餐饮服务行业,故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需要查明“使用”,但其却不查明。海宁法院一审作出判决,驳回吴某的诉讼请求,吴某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符合法律规定,一方面,是否实际使用过期食品并非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的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食品安全执法行为适用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问题的复函》明确规定“超过保质期盒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进入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处理区,应视为违法经营”,该复函已明确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允许进入食品处理区。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第二条明确餐饮服务即为食品经营,故市场监督管理局适用《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法律适用正确,吴某认为餐饮行业应当适用第(三)项,需查明当事人是否“使用”,是对法律的误读。第(三)项系针对食品生产和加工,餐饮领域使用调料等添加剂烹饪并不属于此处的“生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某的经营行为已对社会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直接或者潜在的损害,作为经营者需时刻明确法律红线,既保证消费者利益,又避免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被处以罚款。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