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数字新业态成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动力

    2024-01-23 来源:中国食品报
    当下,以网络购物、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扩内需、稳增长和促转型的重要动力。

      去年1—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7709亿元,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5%。网上零售增速及占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当下,以网络购物、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扩内需、稳增长和促转型的重要动力。

    打造多元融合场景

      在浙江杭州遥望X27主题公园,商场内的每家实体店铺都开设了网络直播间。遥望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如栋表示,“这里是线上线下全天营业的商业综合体。我们希望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商场,将线上流量导入线下产业,把实景互动带到社交网络,推进形成‘线上商业+线下文旅’新模式。”

      现在,消费者逛商场少了,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传统商场的消费场景、功能与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商场如何转型成为目前业内关注的重要方面。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一个方向。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升级“数实融合”的新消费商业模式,不少商场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企业用户提供消费潮流挖掘、智能动销预测、全供应链管理等业务。

      数字消费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出多样化消费场景,变线下消费为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消费,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推动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潜能。如今数字技术带来的各种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以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以智慧商店、智慧餐厅为代表的新零售等,都表现出很高的市场认可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虎涛认为,对企业来讲,“数实融合”被视为数字化转型过程,即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新产品、新流程、新模式的过程。降成本、提效率、增收益是衡量企业“数实融合”发展成效的关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正从“临界点”进入规模扩张的加速发展新阶段,要推动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增强供求双方精准匹配

      北京市消费者许杰坐在家里拿着手机,足不出户就能看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养殖基地,“羊圈看着挺干净,羊也都很活泛。眼见为实,感觉这家店羊肉的品质靠谱。”许杰说。

      过去,退休后的许杰习惯乘公交车到郊区的菜市场买肉。“现在,去菜市场采购少了,在网上买肉多了。看直播比逛菜市场更直观、更放心。”

      “元旦前后生意比较忙,老顾客很多,一天大概能卖120只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创业者刘国宁说,“以前,羊都是拉到集市上去卖,或者等着羊贩子上门来收。现在,我在网上卖羊肉,不仅卖掉了自家的羊,还把村里其他农户的羊也卖了,收益更高,效果更好。”

      扩大购物范围是数字消费拉动内需的直接表现。如今,消费者线上消费半径不断拓宽,足不出户可以“买全国”“买全球”。

      数字技术大大拓展了下沉市场的辐射范围。随着农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原来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香菇、土鸡蛋、牛羊肉等土特产,都通过电商走出了大山,卖向了全国。

      农村电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拼多多业务经理张超说:“我们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产品流通、供应环节。大力推动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生鲜农货48小时内发货、边远地区包邮等做法。目前,平台已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带动逾1600万农户参与到数字经济之中。”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分析,消费者变线下交易为线上交易,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取各种产品服务信息,节约了消费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拓展了消费半径,拥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消费主动权。生产者在数字消费大数据的指导下,面向更加确定性的需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生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仓储配置,既提高了运输效率,又降低了运输和存储成本。在数字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彼此看到双方的历史记录等数据信息,增强了供给与消费精准匹配能力,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国货依托直播电商走向世界

      受消费需求变化、消费观念转变等影响,国货品牌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直播电商作为线上消费赛道的主力军,为新国货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机会,有效拉近了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助力国货“弯道超车”,为国货发展贡献了强大的推动力。

      国潮的“满园春色”已不限于国门之内。早些年的国货出海,主打性价比,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自信提升,国货崛起势不可当,越来越多的新国货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而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直播电商成为商家推广产品、消费者接触品牌的重要途径,活跃度和用户参与度都在提升。

      业内专家认为,直播电商一方面可以帮助国产品牌快速获客、促进转化,让更多品牌被看见、被发现、被体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流通费用和信息沟通成本,对生产端来说,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库存风险,有效推动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

      直播电商是国潮“出圈”的文化窗口,不论是各地政府、各大平台支持举办的国货专场直播,还是与国货品牌的共创,大大小小的直播间已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而随着通信技术、AI技术的创新发展,物流体系的全面完善,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直播电商将为国货品牌注入更多的力量,助力国货走向世界。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