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机械化助力我国茶叶产业产销两旺
四月份,春茶进入产销旺季,茶农采制忙。儿时记忆里,采茶、制茶都是茶农手工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口感、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茶叶生产逐渐机械化发展。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传统茶叶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品质参差不齐。然而,近年来茶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茶叶消费市场的需求也逐年增长。据全球茶叶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约为2300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1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5%。为了满足市场对产量、品质的需求,茶叶生产机械化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
茶叶生产主要包括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初制、精制等环节。目前,茶叶生产机械化已经涵盖了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采摘、揉捻、烘干、分级等。其中,揉捻机、烘干机、分级机等成套设备已经逐渐普及,并且不断地更新换代。此外,为了满足不同茶叶制作工艺的需要,茶叶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卷曲机、切割机、杀青机等。
一直以来,名优茶的采摘都是靠人工挑拣,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茶叶,尤其是名优茶的采摘也出现了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名优茶采茶机,通过识别、定位、采摘……每隔一秒左右,采茶机器人就能采下一芽名优茶。春茶有很强的季节性,传统加工方式依靠手工采摘、制茶,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效率。采茶机、杀青机、揉捻机、炒茶机、烘干机等机械不仅可以降低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提高茶叶品质的稳定性,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在春季茶叶上市的黄金时候多产多销。
除了市场需求外,茶叶生产机械化也受到政府政策支持。为了推动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等,有效地促进了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在现有水平,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65%;干毛茶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茶叶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型现代茶产业企业集团;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茶文化大力弘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茶叶初加工水平。加大茶叶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将茶叶初加工成套设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推进茶叶初加工设施装备更新升级。在2021-2023年新一轮农机补贴政策中,茶树修剪机、采茶机、茶叶杀青机、茶叶揉捻机、茶叶炒(烘)干机、茶叶筛选机、茶叶理条机、茶叶输送机、茶叶压扁机、茶叶色选机等都被纳入了全国补贴范围。
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为我国茶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未来,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还需要茶机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助力茶农高效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
入春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复出现,今年春茶“用工荒”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0%,但茶产业远达不到这一水平,茶产业机械化的“堵点”在哪里?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的季节,消费者该如何选购优质绿茶?笔者提醒消费者选购茶叶要去正规的茶叶生产企业、茶庄、茶叶专卖店、商场、超市和网店等场所购买。选购要点是“四看,一闻,一尝”。
老话常说“春茶贵如油”,就目前春茶鲜叶市场价格来看确实不低,虽然气候、产量影响供给,从而触动价格增长,但归根究底翠绿柔软、营养丰富的春茶还是赢在了品质上。为了保障“明前茶”高质量供给,当下不少茶区的茶叶加工设备已经轰隆隆地运转起来,赋能提产增效。
日前,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5家单位共同编制了《单丛茶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对于提高茶机械化生产水平,提振动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地方春茶已全面进入采摘期,其中,在加工环节,茶叶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茶叶加工机械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春茶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快春茶抢“鲜”上市等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