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冷鲜肉受欢迎 冷却技术确保食肉无忧
肉是大家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不仅具有较强的饱腹感,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逐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因而更加青睐安全有保障且品质优良的肉类产品。在肉类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冷鲜肉凭借营养流失少、新鲜安全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冷鲜肉又被称为冷却肉、排酸肉、冰鲜肉,是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内的生鲜肉。由于冷鲜肉经历了预冷排酸、解僵等过程,因此,冷鲜肉看起来比较湿润,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口感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冷鲜肉好吃的秘诀在于排酸。传统牲畜屠宰一般不会经过任何降温处理,在常温条件下,肉的硬度增加、嫩度降低,口感和风味也有所下降,而将屠宰后的肉进行冷却处理后,能够使肉的质地变软,还会排出肉中的部分血液,并抑制细菌滋生,从而提高肉品的风味和口感。
随着人们对生鲜肉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工企业更加注重畜禽肉排酸处理。例如,金锣为了保证鲜肉品质,生猪屠宰后就迅速放入螺旋式预冷排酸库中,经过12-24小时的旋转预冷排酸,将胴体冷却到适宜温度,在采用冷链加工方式进行分割、冷却、包装。无独有偶,双汇生产的冷鲜肉同样要经过严格的排酸处理,胴体进入0-4℃预冷库,完成肉的自然“成熟”过程,既使其在食用时更安全,也能延长肉品保质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肉类的排酸所需要的时间有着一定差异。例如,牛肉排酸一般需要24-36小时,而猪肉仅需要几个小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快速冷却加工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冷鲜肉加工中,肉类排酸时间被大幅缩短,使肉类能够尽快供应市场。据了解,冷鲜肉超快速冷却加工技术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肉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研发。作为一种新兴的冷却技术,冷鲜肉超快冷却加工技术能够在5小时内使畜禽肉的中心温度降至-1℃,并有良好的控僵直和抑菌效果。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加上人们越发注重品质享受,在未来,市场对冷鲜肉的需求或将呈现上升趋势。而肉品冷却技术将是提高冷鲜肉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冷鲜肉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基础。
随着生鲜肉在市场端的渗透率不断,肉类加工业加快向这一领域的靠拢是必然的,搭建起配套的肉类屠宰加工线与冷链物流等硬件基础设施也是近几年行业行进的重要方向,这或将顺势带动一波上游机械产业的订单量增长。
随着生鲜肉在市场端的渗透率不断,肉类加工业加快向这一领域的靠拢是必然的,搭建起配套的肉类屠宰加工线与冷链物流等硬件基础设施也是近几年行业行进的重要方向,这或将顺势带动一波上游机械产业的订单量增长。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