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植物性食物饮料日益流行

    2022-10-08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观察
    根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全球推出既有植物性成分,也有放纵成分的食品和饮料增长了46%(2018年vs. 2021年)。

    根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全球推出既有植物性成分,也有放纵成分的食品和饮料增长了46%(2018年vs. 2021年)。

     

    质地是关键

     

    但是,是什么让一种产品变得更放纵呢?专家指出,质地是关键。

     

    越来越多的弹性素食主义者开始接受植物性食物和饮料,但他们不想妥协。质地和口感是创造一种更放纵的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在乳制品替代品中,放纵往往与柔滑和丰富联系在一起。在肉类替代品中,它可以意味着多汁和一种更接近于吃真肉的饮食体验。

     

    酸奶替代品

     

    一些植物蛋白类的饮品是消费者传统的消费品,例如杏仁露、核桃奶、豆奶等,这些产品历史悠久,消费者认知度也很高,但是用这些植物蛋白通过发酵形成新的产品类型,呈现出新的产品特征,包括口味的变化,营养价值的变化等,就是从植物蛋白饮品到植物酸奶的品类蔓延。

     

    在美国和欧洲,人们青睐蛋白质含量高的植物性酸奶替代品。这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植物蛋白质来源来实现:杏仁、燕麦、椰子、豌豆和混合物。但某些植物蛋白质的一些不良味道成分是难以掩盖的。

     

    植物基酸奶大部分是用大豆为基料,豆腥味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另一个是酸奶的润滑感,基本也不是牛奶酸奶的对手,口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肉类替代品

     

    下一代的肉类替代品需要提供一种放纵的,像肉类一样的饮食体验,有更容易识别的成分表。然而,让植物蛋白表现出动物蛋白的质感是一项挑战,因为它没有肉的嚼劲。选择合适的植物基蛋白质,提供好的口味、质地和口感,同时触及所有对地球友好的标记,这对品牌和制造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从发展历程及品类来看,肉类替代品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型植物蛋白素肉。这类素肉多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方法制取,实际口感与肉制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

     

    二是人造肉,多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口感、气味跟动物蛋白肉制品相差无几。三是细胞培植型素肉,以细胞培植技术生产的肉类,这类肉制品由于技术限制、成本高昂以及消费者认知问题,目前尚未商业化。

     

    下一代替代蛋白质:藻类蛋白

     

    随着不断创新提高肉类替代品的真实性,植物性市场将继续不断壮大,产品开发的可能性也将越来越大。从微藻类和大型藻类中发展而来的藻类蛋白,目前正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这些新型蛋白质通过光合作用在水中生长,实际上为鱼类和海鲜提供了一种互补的风味。这些特性使它们对制造商来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蛋白质来源,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合乎逻辑、易于理解的成分。

     

    尽管成本的扩大会对大规模生产带来一定的挑战,但预计这将成为这个市场的长期增长来源。

    相关阅读
    替代蛋白质的七个新兴趋势

    替代蛋白质市场的持续繁荣。ADM消费者洞察平台Outside Voice的研究显示,替代蛋白质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攀升至1250亿美元。

    2022-02-14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机构联合倡议推进数字标签规范化应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商品二维码》(GB/T 33993)等国家标准的实施,为食品数字标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2025-07-22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达246万家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达246万家,其中2025年新设企业7.1万家

    2025-07-22
    三全食品拟13亿澳洲建厂

    本次对外投资总额约为2.8亿澳元(折合人民币超13亿元),主要用于设立及运营境外公司

    2025-07-22
    甜味剂会让人越吃越胖?专家带你粉碎那些关于代糖的“甜蜜谣言”

    随着消费者“控糖”意识的不断提升,用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低糖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对于甜味剂安全性的质疑也层出不穷

    2025-07-22
    明确全链条规范指引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