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通过控糖向东方膳食平衡迈出“一大步”
近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较此前2016年的版本,时隔6年进行修订更新。最新版膳食指南聚焦近年来中国居民的膳食状况与健康需求,依据营养科学原理与科学证据进行修订、更新。
其中,新版指南更新为八大基本准则,新增“会烹会选,会看标签”与“规律进餐,足量饮水”等,而“控糖”作为之前强调的平衡膳食准则不仅被保留下来,更在八大基本准则中有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指导。
控糖,从控含糖饮料开始 在新版指南中,八大基本准则有两条都包含“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的具体要求。其中,在“少油少盐,控糖限酒”的准则中强调应“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一致。
同时,指南特别强调要从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做起。在“规律进餐,足量饮水”的准则中同样如是,喝足量的水而非含糖饮料是一大重点。含糖饮料为何在新版指南中被如此强调?当代人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带来的系列问题是关键。
据膳食指南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显示,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19.0%,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已超50%。因此,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极为必要。而含糖饮料或许就是不知不觉喝下去的“热量”,易造成游离糖摄入过量。此前,2018年《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显示,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量在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指出,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儿童、成年人肥胖或体重增加的发生风险。
因此,减少无糖饮料的饮用,用白开水、茶、市面上的无糖饮料取而代之,是通过控糖向东方膳食平衡迈出的“一大步”。
学看标签,是控糖的“好帮手” 新版指南还特别更新了一条基本准则——“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学会认识食物背后的营养成分、选择更加优质与健康的食品,成为帮助大众平衡膳食、健康生活的重要技能。
做到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就需要心中有一把衡量食品是否营养、健康的“尺”。食品营养标签通常包含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按照我国标准,每100g或100ml食品中糖含量小于等于5g即为“低糖食品”、小于等于0.5g即为“无糖食品”。这样一来,消费者就能更加方便地选择低糖或无糖饮料,来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带来的糖摄入过量,从而不利于健康膳食与控制体重。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梁宇红指出,喝一瓶高糖饮料相当于吃十多块方糖,增加患龋病风险。而市面上常见的饮品含糖量都很高,一瓶500ml可乐含糖量约50g,是膳食指南建议人每天糖摄入量的最高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公开表示,饮料行业用甜味剂取代糖将是一种趋势,其中,赤藓糖醇更高档、也更安全。应用代糖不仅是饮食控糖的“安全方案”,也是食品生产与消费的进步方向。
4月26日,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时隔6年终于更新了。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2022版《指南》)。此次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22)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16),在膳食推荐摄入量及健康饮食核心原则上都有了变化。
白面包香精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强化白面包特有香气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糕点以及相关饮品的生产中。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断提高,白面包香精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特点,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料。
生姜香精是一种以生姜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及日化产品中。生姜香精以其独特的辛辣香气和清新的芳香感,成为提升产品风味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原料。随着消费者对天然香料需求的增长,生姜香精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的特点,备受行业青睐。
全气动灌装封口机是一种采用气动技术驱动的自动灌装和封口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包装生产线上。凭借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和高效精准的特点,全气动灌装封口机成为中小型企业以及特定产品包装的理想设备。
燕麦葡聚糖是一种从燕麦中提取的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燕麦葡聚糖不仅能够改善肠道健康,还对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为现代健康食品和功能性营养品的重要原料。
凝胶糖果作为一种独特的软质糖果,因其口感细腻、色彩丰富、造型多样,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凝胶糖果不仅在传统休闲食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逐渐向功能性和健康化方向发展,成为市场上的新兴热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