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名企关注 > 捞王再倒退,火锅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2-03-23 来源:斑马消费
    粤式火锅老大捞王近期更新的IPO招股书显示,公司去年的业绩,居然还不如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

    粤式火锅老大捞王近期更新的IPO招股书显示,公司去年的业绩,居然还不如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

     

    收入增长、毛利率回升,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八成,导致公司净利率低至1.1%。从2018年-2021年,捞王锅物料理的销售额、顾客数量、翻台率等指标均连年下滑。

     

    火锅不好干,捞王、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其他火锅品牌,生存状况大致相同。这背后,正是中国餐饮市场格局的一次重构。

     

    下一个登上风口的会是谁?

     

    捞王再倒退

     

    3月14日,正在冲击港股上市的捞王,更新了IPO招股书。

     

    公司2010年在上海创立,以长三角为核心辐射全国市场,如今发展成为粤式火锅老大。旗下三大品牌,除了主打家庭、聚餐场景的打边炉捞王锅物料理,还有针对年轻客群的一人食迷你火锅锅季MINI HOTPOT和快餐店捞王心灵肚鸡汤。

     

    不过,从最新披露的业绩来看,捞王去年的发展状况居然还不如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

     

    截止目前,公司在中国内地的30个城市开设了149家连锁自营餐厅,另外在台北开设了1家餐厅。

     

    2021年,公司新开门店26家,关闭了6家门店,净增门店20家,拓展力度不如2020年的34家。

     

    其主要业态捞王锅物料理,2019年-2021年餐厅日均销售额分别为3.61万元、3.10万元、2.73万元,各餐厅每日平均服务的顾客数量分别为285人、236人、211人。

     

    2018年-2020年,捞王锅物料理的翻台率(次/天)分别为3.1、3.0、2.5,2021年进一步下滑至2.3。

     

    门店拓展对运营指标存在一定影响,同店对比更为客观:2019年-2020年及2020年-2021年,捞王锅物料理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14.9%和-8.3%,对应的翻台率分别为3.2、2.6和2.6、2.4。

     

    2019年-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95亿元、11.25亿元、13.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94.9万元、6603.6万元、1312.9万元。

     

    2020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了2个百分点,2021年略有回升,但净利率出现了大幅下降,最近3年分别为7.3%、6.0%、1.1%。

     

    斑马消费梳理后发现,随着餐厅数量增长,员工成本、门店租金甚至是水电费都相应增加,收入提升却未能跟上步伐,导致了盈利能力下降。

     

    未来几年,捞王计划利用港股IPO的募集资金加大开店力度,2022年-2024年分别新开门店44家、60家、80家。

     

    但是,公司旗下核心业态的运营效率持续低迷,门店越来越多,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如果不设法提高运营效率,结局就是钝刀割肉。

     

    2019年,公司分配股息2650万元;即便是在疫情冲击餐饮业的2020年,也推出了现金分红1110万元;到2021年度,现金分红为0。

     

    火锅不好干了?

     

    中餐博大精深,火锅更是其中兼容并包的集大成者。

     

    在十几个中餐品类中,火锅是最热门的赛道。2020年中餐市场按菜系划分,火锅排名第一,占比14.1%,排在之后的才是川菜(13.7%)、粤菜(9.9%)、江浙菜(7.3%)、湘菜(5.4%)和中式烧烤(4.8%)。

     

    中国40万家火锅店,演绎出了不同的类型,川味、粤式、京味百花齐放,各大品牌争奇斗艳。

     

    所以,前几年,中餐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火锅正是其中的扛旗者。毕竟,相对于其他菜系,火锅更容易标准化,更能复制快速扩张。

     

    早年,小肥羊赴港上市,后来是呷哺呷哺,再到海底捞港股上市后最高市值飙升至4500亿港元,创造了中餐神话。

     

    但是,近几年,火锅企业的业绩,集中进入了衰退周期。

     

    翻台率曾是海底捞引以为傲的运营指标,上市前曾高达5.2次/天,2019年跌至4.8,2020年再降至3.5。去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4,一线城市甚至已到了3.0的盈亏平衡线。

     

    2020年海底捞业绩下降86.82%,去年更是因为关店损失而亏损38-45亿元。公司市值已经跌到只剩零头,3月15日收盘561.9亿港元。

     

    呷哺呷哺的情况类似,运营下滑、业绩下降、股价低迷,多位核心高管出走,甚至不惜与公司撕破脸。创始人贺光启回归,大打收缩牌,最终2021年也亏损了接近3个亿。

     

    小肥羊鼎盛时期有760多家门店,港股上市后创始人推出公司被百胜中国私有化后,业务日渐萎缩,去年年底门店只剩240多家。

     

    火锅品类表现疲软,除了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冲击外,也与这些企业逆势盲目扩张有重要关系。

     

    海底捞讲服务、巴奴拼食材、佩姐主打自己的老火锅家传秘方,近年流行过的还包括鱼火锅、潮汕牛肉火锅、卤味火锅、冰煮羊火锅等,几乎每个细分赛道都是龙争虎斗。

     

    行业内卷日趋激烈,火锅店经营效率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在此背景下,企业不仅没能通过突出卖点、差异化竞争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反而加大开店力度,试图以店养店、掩盖危机。

     

    一旦遭遇行业调整,巨额亏损的呷哺呷哺和海底捞,都是前车之鉴。

     

    这几年,反倒是低调潜行的快餐店、小吃店,展现了与格调不符的较强盈利能力。

     

    近期筹备港股上市的杨国福麻辣烫,低举低打,靠着5000多家加盟小门店,去年前三季度净赚两个亿;

     

    乡村基和大米先生,加起来1000多家门店,2021年1-9月营收34.24亿元、净利润1.62亿元;

     

    大陆食客们并不熟悉的香港米线品牌谭仔,在逆势中连续3个会计年度稳步增长,最近一年净利润达到2.88亿港元。

     

    餐饮行业的趋势完全变了。要么是顶部的特色、高端餐饮,满足少部分人商务、宴请的特殊场景,要么就是底部刚需化的餐饮消费,健康、营养、口味和性价比均衡谋划,没有中间地带可言。

    相关阅读
    捞王再倒退,火锅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粤式火锅老大捞王近期更新的IPO招股书显示,公司去年的业绩,居然还不如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

    2022-03-17
    亚精胺与肠道菌群:激活健康的微观力量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25-09-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从虾蟹壳到关节养护的新营养趋势

    从蛋白质到膳食纤维,从维生素到矿物质,每一种营养素都在维持人体机能中扮演着独特角色。而在众多功能性成分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简称GlcNAc)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它不仅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更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

    2025-09-11
    食药属性加持,明日叶涌入国际赛道

    明日叶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大草本植物,因生长旺盛,萌蘖能力非常强,今天摘了叶子明天就能冒出新叶的强盛生命力而得名。

    2025-09-11
    甜菜碱:食品工业里的新功能因子

    在营养学领域,有益健康的成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中,甜菜碱(化学名:三甲基甘氨酸)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正逐渐成为健康科学界的热点。这种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常见于小麦、贝类、菠菜和甜菜等食物中。

    2025-09-11
    探寻有机葵花籽油:一滴黄金,滋养身心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有机食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有机葵花籽油,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用油,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能满足日常烹饪需求,还能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有机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健康功效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油脂”和“黄金液体”。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