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政策法规 > 大豆油料提产能再提速

    2022-03-04 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迅速发展,豆油和豆粕需求大幅增加,大豆产需缺口较大且长期存在。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双减”,全国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产量1640万吨,比上年减少320万吨。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迅速发展,豆油和豆粕需求大幅增加,大豆产需缺口较大且长期存在。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双减”,全国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产量1640万吨,比上年减少320万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印发了《2022年大豆油料提产能农技行动方案》,农业农村部也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承担大豆油料扩种任务,未来提高单产是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策推动大豆油料发展

     

      大豆是植物蛋白、食用油脂和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居民饮食消费和畜禽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央一号文件对大豆和油料的关注占据了13个年头。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大豆和油料几乎是不会缺席的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文件中各项举措都在鼓励农户开展春耕大豆的种植,力争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东北承担着大面积恢复大豆种植的主要任务,其他省份齐力合作,陆续出台任务目标,调整种植结构,明确扩种大豆工作方向。其中,2022年黑龙江力争增加大豆种植1000万亩,达到6850万亩,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2021年增加26亿斤以上;内蒙古今年将扩种430万亩大豆。

     

      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同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发布了拍卖政策性大豆的消息: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安排部分中央储备食用油轮出,并将启动政策性大豆拍卖工作,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

     

      2022年是全国大豆油料提产能农技行动的启动之年。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印发了《2022年大豆油料提产能农技行动方案》,紧紧围绕大豆、油菜、花生等主要作物,强化体系联动,深化专业融合,显著提升大豆油料产能,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确保“十四五”大豆油料发展目标全面落实。

     

      同时,农业农村部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承担大豆油料扩种任务,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扩种大豆油料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统筹粮食和油料发展,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扩大大豆油料生产,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大豆油料产能,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为大豆油料扩种提供坚实的主体支撑和服务保障。

     

      总体来看,近期国内大豆市场政策面利多和利空共同作用。业内人士表示,大豆期货主力合约短期在6000点附近支撑位震荡,预计近期大豆价格受供需和政策面消息指引,暂时多空因素互相压制,在高位保持宽幅震荡。在大豆成本端的供需调整下,豆油和豆粕价格预计小幅回落,压榨利润有所回暖。

     

    提高大豆种植收益

     

      我国大豆进口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居各类农产品进口量首位,2020年超过1亿吨,2021年达9652万吨。我国大豆单产较低,亩产只有130公斤,出油率较低,机械化率低,农民种植意愿较低。我国耕地红线为18亿亩,对应农作物年播种面积达24亿亩,如把进口大豆全部折成国内生产,需要7亿多亩播种面积。此外,国际大豆定价权和压榨加工产能大多在国际大粮商手中。

     

      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按照这一规划,产量达到2300万吨,自给率可以提升6到7个百分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说。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事实上就在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出现了下降。“收益是重要问题。”钟钰说,“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在于大豆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收益,可相对于玉米等作物,大豆收益还不是很高。2020年冬天到2021年春天,玉米涨价,这使得很多农民对玉米预期更高,这也是大豆面积降低的原因之一。”

     

      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当地大豆面积达到311万亩以上,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至288万亩,到2021年面积再降至233万亩。不少学者认为,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的降低,和2020年末到2021年初玉米价格上涨有一定关系,农民对玉米的收益预期更高,这使得不少农民转种玉米。

     

      种子、化肥等农资的价格一直上涨,流转土地的价格也在上涨,种植的成本确实在升高,但收益完全看市场价格。海伦市前进镇六合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表示,“去年大豆价格不错,单价超过了3元,大豆种植有了利润,但此前,价格一直比较低,最低的时候只有1元多。”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成本收益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5年间大豆种植净利润均为负数,2020年,大豆种植的净利润,每亩为负60.33元。相比而言,玉米的净利润,2015年至2019年同样都是负数,但到2020年,转负为正,每亩为107.84元。

     

      “提高大豆种植收益,加大对大豆生产者的补贴力度,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未来才能有更多农民愿意种大豆。”钟钰说。

     

      “今年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政策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如是说。

     

      国泰君安产业服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小球认为,立足“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在全球谷物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国家适当提高2022年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有利于稳定口粮的基本盘,为全年粮食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玉米和大豆方面继续稳定补贴政策,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等,进一步提升油料作物的自给能力。

    相关阅读
    金融服务助大豆油料扩产能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大豆在我国居民饮食消费和畜禽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和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652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85%。

    2022-04-12
    人参蓝莓粉:营养丰富的天然健康助力粉

    人参蓝莓粉是一种将人参和蓝莓两种天然植物原料经过科学提取、烘干、粉碎制成的复合营养粉。人参蓝莓粉集合了人参的补气养身和蓝莓的抗氧化功能,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领域,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选择。

    2025-07-17
    薄荷糖:清凉口感与健康功效的完 美结合

    薄荷糖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糖果,以其独特的清凉口感和怡人香气著称。薄荷糖不仅能够带来口腔清新和舒爽感,还具备一定的健康功效,成为日常生活中提神醒脑、缓解口臭的理想选择。

    2025-07-17
    食用明胶粉:天然胶体助力食品多样化应用

    食用明胶粉是一种由动物胶原蛋白提取而来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作为一种天然胶体,食用明胶粉具有优良的胶凝性、成膜性和乳化稳定性,能够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提升产品品质。

    2025-07-17
    药用级明胶: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高品质胶原蛋白原料

    药用级明胶是一种专门用于医药领域的高纯度胶原蛋白产品,因其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在制药、医疗器械和健康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药用级明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和严格的质量标准,成为现代医药生产中的关键原料。

    2025-07-17
    鱼皮明胶:天然胶原蛋白的优质来源与广泛应用

    鱼皮明胶是一种从鱼类皮肤中提取的天然胶原蛋白,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与天然成分的重视,鱼皮明胶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原料,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