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K族维生素——只知K1 ,不知K2
维生素K2应用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获批
2021年10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关于食品添加剂新增品种和扩大使用范围的通知,其中维生素K2申请扩大使用范围,将可以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
维生素 K2之前是以营养强化剂的形式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中,但当时仅限允许用于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随着此次扩大使用范围申请通过审查,维生素K2在调制乳粉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最大化,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K2还可以用于标准严苛的特医食品。
相对维生素K2,维生素K1的知名度以及应用则要普遍的多。众所周知,国家对特殊人群有单独的产品标准,如上文提到的特医食品执行GB 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婴幼儿配方奶粉则执行GB 107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和GB 107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这些标准全是全营养的要求,涉及到维生素K的指标,都用K1来要求。所以即使是食品专业从业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只知K1,而不知K2。值此K2扩大使用范围之际,有必要普及一下对K2的认识了。
认识维生素K2
K族维生素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包含维生素K1、K2、K3、K4四种形式。维生素K最早是1929年从由丹麦化学家达姆动物肝脏和麻子油中发现。
维生素K1, K2 均为脂溶性化合物。属于2-甲基-1,4-萘醌衍生物。维生素K1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如菠菜、甘蓝、花椰菜等,有些油脂,如大豆油和菜籽油中也含有大量的K1;维生素K2主要由肠道细菌合成,食物中含量很少。
从生物利用的角度,维生素K1因其来源于植物,其在植物中的形式则是牢固地附在细胞膜上,因此生物利用率不如动物来源的K2高。K3、K4很少有报道,姑且不做讨论。
维生素K2的作用
目前也有较多对维生素K2生理活性的研究,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
(1)治疗骨质疏松
许多研究显示,维生素K2可以有效地促进动物骨质的形成,对增加骨密度有显著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骨密度会发生变化,到老年阶段,特别是绝经期妇女较易发生骨质疏松,进而骨折。适当的补充维生素K2和钙可以提高骨密度。
(2)防肝相关疾病
一些研究证实维生素K2对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外学者曾报道,相对于癌周组织和转移性肝癌组织,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维生素K2的含量明显较低。
另有日本学者研究表明维生素K2可有效预防肝硬化,避免转变为肝癌。维生素K2还可以预防病毒性肝炎向肝癌转变以及减缓肝细胞癌经门静脉的转移。
(3)促进凝血
K族维生素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所以维生素K2也可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加速凝血从而缩短凝血时间。
(4)抗肿瘤作用
据相关文献报道,维生素K2的具有非靶向性的抗癌活性,抗癌的种类很广。不仅如此,维生素K2还能与多种抗肿瘤药协同作用,可以诱导多种实体瘤如:肝癌、肺癌、口腔癌、卵巢癌、胃癌等的癌细胞调亡,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另有大量体外实验表明,维生素K2能诱导多种血液肿瘤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白血病细胞、骨髓异常增生细胞发生凋亡,当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受到抑制时,还可以诱导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从而抑制癌细胞扩散。
(5)降低心血管相关疾病
据文献报道,维生素K2可以抑制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动脉壁硬化,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弹性。超过5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硬化,且随肾脏功能的丧失而增加,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K2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并发症有重要预防治疗作用。
作者简介:Alice L,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食品从业十余年,曾供职于国内知名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现今从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工作。
对于维生素ABCDE我们都很熟悉,然而要再往下接,维生素家族的下一个成员就直接到维生素K了。好好的一家子,中间的维生素FGHIJ都去了哪里?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但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日前获悉,依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K2扩大使用范围的申请已通过审查,现已进入公示阶段。
蚕豆淀粉是从蚕豆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淀粉,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良好的功能性,在食品加工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蚕豆淀粉具有较高的粘度、良好的成膜性和稳定性,成为淀粉类产品中的重要选择,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