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男子吃螃蟹患上脑膜炎:美味的危险
中秋过完,很多人享受了大快朵颐的生活。这个季节,秋蟹肥美,有些朋友对此非常喜爱,但螃蟹属于一种极易发生风险的食物,却又不得不防。22号夜,“20岁男子吃隔夜蟹患上脑膜炎”登上热搜。
图源微博
具体事件很简单,一名男子吃了隔夜的螃蟹,而隔夜的螃蟹因为蛋白质被微生物利用产生了组胺,组胺中毒引起脑膜炎,激发了癫痫大发作。
图源微博
作为一种高蛋白的水产,螃蟹不仅有蟹黄等美味,同时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高蛋白很容易成为微生物的培养基,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组胺等有害物质。所以组胺含量也被视为微生物污染的一个指标。不过不仅仅是螃蟹,牛奶、鱼、肉、酒水都有可能产生组胺污染。
次日如果加热螃蟹再吃,能不能把组胺破坏掉?
难。多种组胺在微波、超声、加热面前,不会被破坏,一旦食物里已经存在,那么用常规方法是无法去除的。用醋酸、泡菜汁浸泡,倒是能使得食物里组胺释放出一部分,但这也大大降低了食材本身的口感。
怎么能保证安全?
在食品厂和药企,都会涉及到培养基倒平板等操作。如果你今天把培养基已经配好了,那么最好尽快灭菌。你可以灭菌后保存,但不能配制后久放,过夜是肯定不行的。就是因为配制过程中会引入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利用培养基繁殖,螃蟹和其他高蛋白食物也是一样的。
曾有报道称金枪鱼在无菌条件下,25摄氏度存放三天都不会产生组胺。也就是说如果在螃蟹刚刚挂掉时,用速冻的方式保存,可能会安全一点。而且一些淡水蟹,即使刚死掉,也没法再做食品。普通保存条件下,即使在冷藏状态,也有一些耐低温的微生物繁育,死的时间越长,组胺含量也会越高。无法加热去除,也就意味着只能作为厨余垃圾处理掉。
一个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能不能用常规方法去除掉,是直接关系到是否可食用的。像组胺这样的,属于一经污染就不能食用的。还有更可怕的,比如疯牛病牛肉,朊病毒无法用蒸煮、油炸等方法破坏,只能用高温焚烧成灰烬的方式处理。而像芸豆这种能通过加热破坏含有的毒素,而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碱毒素则可以用食醋来破坏,这种初步处理或者烹饪过程中的毒素破坏工艺,能极大的增加我们的食谱。使得在自然界无法食用的,都能成为人类的食材。
时至今日,人类的食谱早已不局限于果腹。开始向美味、新奇方向发展,大规模的提供此类食材,依赖于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以防腐剂等各类添加剂来延长保存期限,也带来了人类对防腐剂的滥用,像前几年被曝光的月饼馅保存一年再次使用等等,这类事件让民众对工业化产品有了抵触情绪。但一种食材的大规模、便利化、安全化供应,势必需要工业化的介入。
速冻、抽真空、超高温灭菌等等,可以明确食材的可食用期限,对快节奏人士而言非常便利。而生鲜食材则无法用一个固定期限来约定,这就需要民众对于食品科学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大量购入引起过期变质中毒风险,对于一些变质或者有极大食用风险的食材,做到宁可丢了心疼,也绝不食用。这是仅靠工业化而无法实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各个平台对食品科学推介的一个方向。
沙棘果粉固体饮料是一种以沙棘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功能性饮品粉末。沙棘果粉固体饮料富含天然维生素C、类黄酮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是现代健康饮食中受欢迎的产品。
代餐奶昔是一种以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营养饮品。代餐奶昔能够提供日常所需的均衡营养,同时满足快速膳食替代需求,是现代健康管理和减重人群常选的营养方案。
益生菌酵素粉是一种融合了益生菌与多种酶制剂的复合营养粉。益生菌酵素粉能够为肠道提供活性益生菌,同时通过酶的作用改善食物消化吸收,是现代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
小分子复合肽是由多种优质蛋白质通过酶解技术制成的低分子量活性肽产品。小分子复合肽具有分子量小、易吸收的特点,可为人体提供高效的氨基酸补充,成为现代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
复合纤果粉是由多种水果和膳食纤维通过现代工艺制成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原料。复合纤果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多酚及矿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全面营养支持,是功能性饮品和健康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香菇粉是以优质香菇为原料,采用有机栽培和低温干燥技术制成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原料。有机香菇粉富含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是现代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成分。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