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牡蛎养殖产业发展壮大 机械化采收优势凸显
据资料显示,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我国南方沿海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插竹养蚝技术。得益于悠久的养殖历史、丰富的牡蛎资源和现代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牡蛎产量十分惊人: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的牡蛎产量占到了全球牡蛎总产量的83.29%,且产量逐年攀升。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增加,牡蛎养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每年的牡蛎的收割给都会给牡蛎养殖企业造成不小的压力。传统的牡蛎养殖基本靠人工完成,要想提升牡蛎收割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工人的数量。随之而来的就是用人成本的增加,养殖技术与收割技术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牡蛎养殖产业的壮大。
想要打破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瓶颈,就必须发展技术让牡蛎收割摆脱对于人工的依赖。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与荣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团队的“牡蛎海上自动收获与清洁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通过了山东省水产学会组织专家的评定。专家一致认为,牡蛎海上自动收获与清洁系统是国内创造,且成果的整体水平先进。
让评定专家做出如此高评价的系统,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设计团队研发的这款牡蛎机械化采收作业平台包含了牡蛎吊养筏架牵引、水下提升输送、脱料、主筏架导向、高压喷淋清洗等设备,是牡蛎采收清洗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使牡蛎采收率从之前的91%提升到了99%,生产效率比之前传统的人工作业提高近10倍,有效地解决了牡蛎采收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采收成本。
传统的牡蛎收割过程中,牡蛎的清洗为成本和环境带来了压力。与传统的陆基清洗相比,牡蛎机收割清洗一体化机械平台避免了清洗用水的抽取、原料的运输以及清洗后废水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清洁生产。
牡蛎机收平台凭借着“小麦式”收割的特点,实现了牡蛎筏式养殖的机械化采捕,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推动了海水养殖机械化进程。
在莫泊桑写下《我的叔叔于勒》的时代(1883年),经济危机和连年减少的产量使得牡蛎成为一种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的食物,西方世界以吃牡蛎为时尚。
现如今,牡蛎已经成为一种平民食物,一到夜里大街小巷都有牡蛎的身影。
重量选别机是一种用于自动检测和分拣产品重量的高效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包装行业。重量选别机能够快速识别重量偏差的产品,并通过剔除或分流装置将不合格品排出,确保生产产品符合标准规格。随着生产自动化需求的提升,重量选别机在现代工业生产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属异物检测机是一种专用于检测产品中金属杂质的高精度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包装行业。金属异物检测机能够有效识别铁、铜、不锈钢等金属颗粒,防止金属异物混入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造成威胁。随着食品安全标准日益严格,金属异物检测机已成为现代生产线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设备。
红甜菜汁粉是一种以新鲜红甜菜为原料,经榨汁、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植物粉末。红甜菜汁粉保留了红甜菜中的天然色素、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活性物质,具有鲜艳的紫红色和独特的甜香气。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品原料,红甜菜汁粉不仅色泽诱人,更在营养保健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
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广泛存在于发酵乳制品、酸奶以及奶酪等食品中。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能够耐受酸性和胆汁环境,因此能顺利通过胃部进入肠道,在肠道中定殖并发挥生理活性。干酪乳杆菌通过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是维护人体肠道健康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植物乳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益生菌,常见于发酵食品如泡菜、酸奶、酵母面包及植物性发酵饮品中。作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植物乳杆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在酸性、盐分较高的条件下存活,因此在食品工业与肠道健康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植物乳杆菌通过代谢糖类产生乳酸,不仅能改善食品风味,还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保障食品安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